[发明专利]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80030684.8 | 申请日: | 2014-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C08J9/26;H01M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氧化性、电解液注液性及关闭特性优异,进而透过性及强度均衡性优异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该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是使用包含聚丙烯的聚烯烃树脂形成胶状片,将该胶状片沿至少一个方向拉伸并清洗而获得的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具有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微多孔层,至少一个表层为所述第一微多孔层,电解液注液性在20秒以下,所述第一微多孔层的聚丙烯(PP)分布在面内方向上均匀,关闭温度为132℃以下。 |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多层 多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烯烃多层微多孔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聚丙烯的第一微多孔层,电解液注液性为20秒以下,关闭温度为132℃以下,至少一个表层为所述第一微多孔层;其还包含配置于两表层间的第二微多孔层,所述第二微多孔层包含根据红外光谱法测定的末端乙烯基浓度为每10,000个碳原子0.2个以上的聚乙烯;所述第一微多孔层通过拉曼光谱法测定的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平均值为0.5以上,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标准偏差为0.2以下,标准化聚丙烯/聚乙烯比率的峰度为1.0以下‑1.0以上;所述聚丙烯的重均分子量大于6.0×104且小于3.0×105,将所述第一微多孔层的聚烯烃树脂整体重量设为100重量百分比,则所述第一微多孔层中所述聚丙烯的含量为0.5重量百分比以上且小于5重量百分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068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