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抗器及其三相驱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3486.2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0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代长春;杨强龙;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1F27/30;H02P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29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抗器及其三相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铁芯S、电感线圈主绕组L1、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单向晶闸管T1和单向晶闸管T2。本实用新型电抗器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来调节控制绕组中的电流,从而达到磁通抵消的效果,以此改变调节电抗器对外的综合等效电抗值,减少了对晶闸管的耐压需求,节约了成本,本电抗器应用在三相驱动电路中,能够有效的控制三相电路中的等效电抗值,并且抑制主电路中的磁通,有效的减少了三相电路中的电网波动,做到限流、限压启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和节约成本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抗 及其 三相 驱动 控制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电抗器及其三相驱动控制电路,包括铁芯S、电感线圈主绕组L1、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单向晶闸管T1和单向晶闸管T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线圈主绕组L1和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均缠绕在铁芯上,电感线圈主绕组L1和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的绕制方向相反;电感线圈主绕组L1的一端连接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的一端,电感线圈主绕组L1另的一端连接单向晶闸管T2的阳极和单向晶闸管T1的阴极,单向晶闸管T1的阳极连接单向晶闸管T2的阴极和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的另一端;所述三相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抗器a、电抗器b、电抗器c、DSP控制系统和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的1端口连接三相交流电的a相和开关S1,电流传感器的2端口连接三相交流电的b相和开关S2,电流传感器的3端口连接三相交流电的c相和开关S3,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电抗器a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a和电抗器a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a,电抗器a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a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负载和单向晶闸管T1a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T2a的阳极,电抗器a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a的另一端连接单闸管T1a的阳极和单向晶闸管T2a的阴极,单向晶闸管T1a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1端口,单向晶闸管T2a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2端口,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电抗器b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b和电抗器b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b,电抗器a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b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负载和单向晶闸管T1b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T2ab的阳极,电抗器b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b的,另一端连接单闸管T1b的阳极和单向晶闸管T2b的阴极,单向晶闸管T1b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3端口,单向晶闸管T2b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4端口,开关S3的另一端连接电抗器c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c和电抗器c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c,电抗器c的电感线圈主绕组L1c的另一端连接三相负载和单向晶闸管T1c的阴极和单向晶闸管T3c的阳极,电抗器c的电感线圈控制绕组L2c的,另一端连接单闸管T1c的阳极和单向晶闸管T3c的阴极,单向晶闸管T1c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5端口,单向晶闸管T3c的控制极连接DSP控制系统的6端口,电流传感器的4端口连接DSP控制系统的7端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8334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的滤波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