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束激发式图形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716225.2 | 申请日: | 2014-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1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H04N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陆庆红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束激发式图形处理系统,主要由图像传感器,与该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处理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设有分别与驱动电路和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射极耦合式非对称触发电路,以及与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所述射极耦合式非对称触发电路主要由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以及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无源π型滤波电路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非常简单,在结合射极耦合式非对称触发电路后,其处理速度较传统的有了很大的提高,处理1028*1028像素的图片仅需0.3s,为传统处理速度的20倍以上。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束 激发 图形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光束激发式图形处理系统,主要由图像传感器,与该图像传感器相连接的驱动电路,以及与驱动电路相连接的处理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本系统还设有分别与驱动电路和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射极耦合式非对称触发电路,以及与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所述射极耦合式非对称触发电路主要由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以及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无源π型滤波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射极耦合式非对称电路由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串接在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的一级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7,串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3,串接在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二级滤波电路,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三级滤波器,以及串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2和串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之间的电阻R6组成;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集电极与无源π型滤波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光束激发式逻辑放大电路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与非门IC1,与非门IC2,与非门IC3,负极与功率放大器P的同相端相连接、正极经光二极管D2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3,一端与极性电容C13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经二极管D3后接地的电阻R15,正极与电阻R15和二极管D3的连接点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4,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同相端相连接的电阻R16,串接在功率放大器P的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17,一端与与非门IC1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8,正极与与非门IC2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与非门IC3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容C15,以及一端与极性电容C14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与非门IC2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的电阻R19组成;所述与非门IC1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反相端相连接,其输出端与与非门IC2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与非门IC3的正极输入端与功率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则与处理电路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措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162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