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0144.5 | 申请日: | 2014-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楼宇废水循环利用系统,涉及到一种废水利用装置,由预处理池、过滤池、水泵、储水罐、气泵、泄压电磁阀和智能控制器组成,预处理池由隔板分隔为前格和后格,前格的下部和后格的下部构成滤料区,前格的上部构成混水区,后格的上部构成清水区;预处理池的混水区上面开口承接在楼宇下水总管的下端,预处理池的清水区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池的滤料室上部,水泵的进水接口通过吸水管伸入到过滤池的水室下部,水泵的出水接口连接到储水罐的进水接口上,储水罐的出水接口连接到供水管上,气泵的出气接口连接到储水罐顶部三通接头的傍通接口上,三通接头的上端接口连接到泄压电磁阀上。本实用新型把楼宇中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处理为中水后进行循环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废水 循环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楼宇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系统主要由预处理池(35)、过滤池(24)、水泵(33)、储水罐(18)、气泵(6)、泄压电磁阀(4)和智能控制器(1)组成,其中,预处理池(35)为上面开口的容器,预处理池(35)由隔板(35‑6)分隔为前格和后格,隔板(35‑6)的下端与池底之间有空间,前格通过隔板(35‑6)下端与池底之间的空间连通到后格,前格的下部和后格的下部构成滤料区(35‑2),滤料区(35‑2)中有滤料,前格的上部构成混水区(35‑3),后格的上部构成清水区(35‑4),预处理池(35)的进水从混水区(35‑3)上面的开口接入,预处理池(35)的出水口在清水区(35‑4)上部的侧壁上接出;过滤池(24)呈上面开口的圆桶体结构,过滤池(24)的中心有垂直设置的圆管过滤器(24‑3),圆管过滤器(24‑3)的内空间构成水室(24‑4),水室(24‑4)的上部有高水位电极b(29)接入,水室(24‑4)的下部有低水位电极b(23)和馈电电极b(21)接入,低水位电极b(23)和馈电电极b(21)之间有绝缘空间,圆管过滤器(24‑3)与过滤池(24)壁体之间的空间构成滤料室(24‑5),滤料室(24‑5)中有过滤材料;储水罐(18)为立式槽罐结构,槽罐的中部和下部为储水区,槽罐的上部为空气压缩区,在储水罐(18)的顶部有三通接头(5)和压力控制器(7),在储水罐(18)的上部有进水接口(18‑3)接入,在储水罐(18)的下部有出水接口(18‑1)接出,在储水区高位的壁体上有高水位电极a(9)接入,在储水区的下部壁体上有低水位电极a(14)和馈电电极a(15)接入,低水位电极a(14)和馈电电极a(15)之间有绝缘空间;智能控制器(1)构成水泵(33)、气泵(6)和泄压电磁阀(4)的控制部件;预处理池(35)内混水区(35‑3)上面的开口承接在楼宇下水总管的下端,预处理池(35)内清水区(35‑4)的出水口连接到过滤池(24)的滤料室(24‑5)上部;水泵(33)的进水接口通过吸水管伸入到过滤池(24)的水室(24‑4)下部,水泵(33)的出水接口通过止回阀b(34)连接到储水罐(18)的进水接口(18‑3)上,储水罐(18)的出水接口(18‑1)通过供水阀门(17)连接到供水管(16)上;气泵(6)的出气接口连接到储水罐(18)顶部三通接头(5)的傍通接口上,三通接头(5)的上端接口连接到泄压电磁阀(4)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3501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安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伺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