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7600.X | 申请日: | 2014-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牛少军;何东铭;王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26;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及电化学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极片;电连接于第一集流体的第一极耳;具有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极片;电连接于第二集流体的第二极耳;隔离膜。第一极耳设置于第一集流体的位置和第二极耳设置于第二集流体的位置处于卷绕式电芯的卷绕起始处或卷绕式电芯的卷绕收尾处。第一极耳具有与第一集流体接触的第一接触部及露出第一集流体的第一导出部,第二极耳具有与第二集流体接触的第二接触部及露出第二集流体的第二导出部,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互错位,以保证卷绕形成电芯后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叠。 |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电芯 电化学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卷绕式电芯(1),包括:第一极片(11),包括第一集流体(111)以及设置在第一集流体(111)的表面上的含有第一活性材料的第一膜片(112);第一极耳(12),设置并电连接于第一极片(11)的第一集流体(111);第二极片(13),与第一极片(11)极性相反,包括第二集流体(131)以及设置在第二集流体(131)的表面上的含有第二活性材料的第二膜片(132);第二极耳(14),设置并电连接于第二极片(13)的第二集流体(131);以及隔离膜(15),设置于第一极片(11)和第二极片(13)之间;其中,第一极片(11)、隔离膜(15)和第二极片(13)依序卷绕形成卷绕式电芯(1);在卷绕式电芯(1)的卷绕起始处(S)和卷绕收尾处(E),第一极片(11)的第一集流体(111)未设置有第一膜片(112),第二极片(13)的第二集流体(131)未设置有第二膜片(132);其特征在于,第一极耳(12)设置于第一极片(11)的第一集流体(111)的位置和第二极耳(14)设置于第二极片(13)的第二集流体(131)的位置处于卷绕式电芯(1)的卷绕起始处(S)或处于卷绕式电芯(1)的卷绕收尾处(E);第一极耳(12)具有与第一集流体(111)接触的第一接触部(121)及露出第一集流体(111)的第一导出部(122),第一接触部(121)的长度为卷绕式电芯(1)的长度的2/3~1,第一接触部(121)的宽度为卷绕式电芯(1)的宽度的1/3~1/2;第二极耳(14)具有与第二集流体(131)接触的第二接触部(141)及露出第二集流体(131)的第二导出部(142),第二接触部(141)的长度为卷绕式电芯(1)的长度的2/3~1,第二接触部(141)的宽度为卷绕式电芯(1)的宽度的1/3~1/2;其中,第一极耳(12)的第一接触部(121)和第二极耳(14)的第二接触部(141)相互错位,以保证在卷绕形成电芯后第一极耳(12)的第一接触部(121)和第二极耳(14)的第二接触部(141)在电芯宽度方向上相互不重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2760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人脸识别的机顶盒
- 下一篇:排针和OSA与PCBA焊接一体化夹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