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相位调节控制散热器功率的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1978.2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P27/04 | 分类号: | H02P27/04;H02P2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9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相位调节控制散热器功率的辅助装置,它涉及不间断电源系统领域。电源输入接口J1的1脚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接变压器T1原边的同名端、非同名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本实用新型简单高效,通过控制数字信号改变相位,调整功率,并根据计算机当前状态温度来调节,时时改变风扇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可高效地利用能量,一定程度上减少电能的浪费。 |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调节 控制 散热器 功率 辅助 装置 | ||
【主权项】:
由相位调节控制散热器功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第一场效应管(Q1)‑第四场效应管(Q4)、第一电感(L1)‑第四电感(L4)、第一二极管(D1)‑第八二极管(D8)、电源输入接口(J1)、风扇电机(J2)、控制信号输入端口(CONTROL)、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均与控制信号输入端口(CONTROL)连接,电源输入接口(J1)的1脚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变压器(T1)原边的地端、电源输入接口(J1)的2脚,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接变压器(T1)原边的同名端、非同名端,变压器(T1)副边的同名端连接第二电感(L2)至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变压器(T1)副边的非同名端连接第一电感(L1)至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漏极、第七二极管(D7)的负极,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接第三场效应管(Q3)的源极、第八二极管(D8)的正极,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第七二极管(D7)的正极,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接第八二极管(D8)的负极,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依次连接第四电感(L4)、第三电感(L3)至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第四电感(L4)与第三电感(L3)之间的节点接风扇电机(J2)至变压器(T1)副边的地端,风扇电机(J2)与第二电容(C2)并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10197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