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在线除硫养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08376.2 | 申请日: | 2014-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6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钟德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栋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33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在线除硫养护仪,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输出模式选择和发生单元以及循环输出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分别与数据收发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接。该除硫养护仪采用将各种因素造成的蓄电池劣化予以消除的角度和方法,解决现有维护思路实现难度大的问题。通过捕捉电池动态变化的数据,掌握电池均匀性的变化趋势,从而对蓄电池的性能进行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劣化隐患。通过脉冲除硫和均衡充电阶段可有效保证电池性能逐渐恢复至最佳状态后,进入检测保护阶段,有效避免电池过充的同时当检测到电池再次出现劣化时,自动启动进入脉冲除硫和均衡充电阶段。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在线 养护 | ||
【主权项】:
一种蓄电池在线除硫养护仪,包括供电单元(1),其特征在于,该养护仪还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中央控制单元(2)、输出模式选择和发生单元(4)以及循环输出单元(6);中央控制单元(2)还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5)和数据收发单元(3)相连接;供电单元(1)分别与其它的单元相连接,给其它单元提供电能;中央控制单元(2)包括第三芯片(U3),第三芯片(U3)采用STC90C58AD单片机;第三芯片(U3)的第4引脚接第一电阻(RST)的一端,第一电阻(RST)的另一端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12引脚接第二电阻(RWD)的一端,第二电阻(RWD)另一端接+5V电压,第三芯片(U3)的第14引脚分别与第三电容(Cc1)的一端和晶振(JTc)的一端相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15引脚分别与第四电容(Cc2)的一端和晶振(JTc)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三电容(Cc1)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c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38引脚分别与第三电解电容(Epd)的正极、第五电容(Cpd)的一端以及+5V电压相连接,第三电解电容(Epd)的负极和第五电容(Cpd)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16脚接地,第三芯片(U3)的第2脚和第3脚分别与数据收发单元(3)相连接,第三芯片(U3)的第18脚~第37脚以及第39~第42脚分别接循环输出单元(6);第三芯片(U3)的第8脚、第9脚、第10脚和第11脚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在线除硫养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收发单元(3)包括第四芯片(U4)和第五芯片(U5);第四芯片(U4)为MAX232串口数据通讯芯片,第五芯片(U5)为RS‑232转TCP/IP协转模块;第四芯片(U4)的第8脚接第三芯片(U3)的第2脚,第四芯片(U4)的第7脚分别接第三芯片(U3)的第3脚和第三电阻(R2f)的一端;第四芯片(U4)的第31脚接第四电阻(Rmob)的一端,第四电阻(Rmob)的另一端接第一发光二极管(MOB1)的负极,第四芯片(U4)的第29脚接第五电阻(Rlan)的一端,第五电阻(Rlan)的另一端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AN1)的负极,第一发光二极管(MOB1)的正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AN1)的正极和第四芯片(U4)的第32脚均接+5V电压;第四芯片(U4)的第28脚接第六电阻(Rts1)的一端,第六电阻(Rts1)的另一端接第三发光二级管(TS12)的正极,第三发光二级管(TS12)的负极接地;第四芯片(U4)的第26脚、第25脚、第23脚和第22脚分别接RJ45接口的第1脚、第2脚、第3脚和第4脚;第三电阻(R2f)的另一端接第一三极管(T2a)的基极,第一三极管(T2a)的集电极接+5V电压,第一三极管(T2a)的发射极接第七电阻(R2g)的一端,第七电阻(R2g)的另一端接第四发光二级管(TX2)的正极,第四发光二级管(TX2)的负极分别接第四电解电容(Erd)的正极和地,第四电解电容(Erd)的负极接第五芯片(U5)的第6脚,第五芯片(U5)的第4脚接第五电解电容(Er3)的正极,第五芯片(U5)的第5脚接第五电解电容(Er3)的负极;第五芯片(U5)的第2脚接第六电解电容(Er2)的正极,第六电解电容(Er2)的负极接+5V电压;第五芯片(U5)的第1脚接第七电解电容(Er1)的正极,第五芯片(U5)的第3脚接第七电解电容(Er1)的负极;第五芯片(U5)的第16脚接+5V电压,第五芯片(U5)的第15脚接地,第五芯片(U5)的第(14)脚接RS232接口的第2脚,第五芯片(U5)的第13脚接RS232接口的第3脚,RS232接口的第5脚接地;第四芯片(U4)的第22脚、第23脚、第25脚和第26脚接RJ45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栋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栋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0837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盐行业环境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