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泥鳅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合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817422.8 | 申请日: | 2014-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0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蒋步国;曹廷龙;曹婷婷;李刚;夏正杰;王丹丹;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灌云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泥鳅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合养殖方法,其步骤如下:选择面积为4.5-5.5亩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淤泥深10-20厘米,池塘埂宽1.4-1.6米,水深保持0.8-1.0米;进排水渠分开,使用聚乙烯网片建设1.15-1.30米高防逃设施;在夏季将泥鳅苗和南美白对虾苗种同步投放入池塘内,投放量分别为:南美白对虾苗2.5-3.5万尾/亩,泥鳅苗4-6万尾/亩;实行‘四定’投喂,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饲养50天-65天后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捕捞,捕捞完成后,泥鳅继续养殖2-3个月后陆续捕捞。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养殖效益显著。实现了池塘南美白对虾与泥鳅双主养的生态养殖方式。 | ||
搜索关键词: | 泥鳅 南美 对虾 混合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泥鳅与南美白对虾的混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1)池塘条件:选择面积为4.5‑5.5亩的池塘作为养殖池塘,淤泥深10‑20厘米,池塘埂宽1.4‑1.6米,水深保持0.8‑1.0米;进排水渠分开,使用聚乙烯网片建设1.15‑1.30米高防逃设施;(2)苗种放养:在夏季将泥鳅苗和南美白对虾苗种同步投放入池塘内,南美白对虾苗的规格为0.6‑1厘米;泥鳅苗为越冬苗,规格为150‑300尾/斤;投放量分别为:南美白对虾苗2.5‑3.5万尾/亩,泥鳅苗4‑6万尾/亩;(3)养殖管理:实行‘四定’投喂,即定时、定点、定质和定量;每天四次投喂泥鳅专用饲料,不再单独投喂南美白对虾饲料,上午5‑7点、10‑12点,投喂全天总量的30‑40%;下午2‑3点、5‑7点,投喂全天总量的60‑70%;阴雨天、泥鳅发生病害天停喂;(4)南美白对虾捕捞:饲养50天‑65天后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捕捞;捕捞方式先采用拖网带水捕捞,网孔0.8厘米,保持不伤害和误捕泥鳅,经2次拖网捕捞后,再采用地龙网扫尾捕捞存塘虾;(5)泥鳅捕捞:南美白对虾捕捞完成后,泥鳅继续养殖2‑3个月后陆续捕捞,捕捞方式采用拖网干塘和带水捕捞2种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灌云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未经灌云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74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