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能量原理的TBM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811919.9 申请日: 2014-12-22
公开(公告)号: CN104653193B 公开(公告)日: 2017-01-04
发明(设计)人: 宋立玮;郭伟;朱殿华;孙斌;王攀;孙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 天津大学
主分类号: E21D9/10 分类号: E21D9/10;G06F17/50
代理公司: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代理人: 李丽萍
地址: 300072***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TBM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方法,包括(1)确定滚刀在破岩过程中的法向推压垂直力FV,切向滚动力FR,侧向力FS;(2)建立破岩过程中的滚刀应力模型;(3)建立滚刀破岩过程中岩石应变模型;(4)建立滚刀与岩石的能量平衡方程:(5)根据建立的能量平衡方程,同时,设岩石的主应力方向与滚刀的柱坐标下的主应力方向相对应,求得滚刀破岩时楔形面上的面力,预测TBM盘形滚刀的受力。本发明针对现有TBM滚刀力学特性中各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现状,提出基于微观能量原理的新的滚刀受力预测方法,旨在通过以往的研究中加入滚刀转速对滚刀受力特性的影响,并对TBM可掘进性的刀盘设计理论提供依据。
搜索关键词: 基于 能量 原理 tbm 盘形滚刀受力 预测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TBM盘形滚刀受力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滚刀在破岩过程中的法向推压垂直力FV,切向滚动力FR,侧向力FS;步骤2、建立破岩过程中的滚刀应力模型,包括:2‑1、建立滚刀侵入岩石最大截面上应力平衡方程式:在滚刀掘进破岩过程中,每个滚刀的运动轨迹是绕滚刀圆盘中心自转的同时绕整个刀盘中心公转,滚刀对岩石的作用包括法向推压垂直力FV;、切向滚动力FR、侧向力FS,在柱坐标系下,作用在滚刀3个方向上的力为Pr,Pθ,Px;滚刀在破岩过程中,整体为圆盘形,刀刃角通为楔形刃,刃角为2α,设滚刀楔形刃上的某一点为A点,A点所在的圆柱坐标为(r0,θ,x),设作用在楔形刃的刃面上的3个方向的单位面力为滚刀侵入岩石最大截面上应力平衡方程式为:σrτθrτxrτrθσθτxθτrxτθxσx·cosa0sina=prpθpx---(1)]]>式(1)中:σr,σθ,σx—滚刀在柱坐标系下所对应的主应力,Mpa;τθr,τxr,τrθ,τxθ,τrx,τθx—各个方向的剪应力,Mpa;2‑2、建立滚刀应力变形协调方程:选取以滚刀原点为中心的圆柱坐标系,当滚刀破岩时,滚刀绕盘形中心自转产生惯性力为则用应力表示的平衡微分方程式为:∂σr∂r+1r∂τrθ∂θ+∂τrx∂x+σr-σθr+ρωr2r=0---(2)]]>式(2)中:r—滚刀半径,m;ρ—滚刀密度,Kg/m3;ωr—滚刀转速,rad/s;设:滚刀安装在刀盘上和刀盘为整体关系,滚刀的安装半径为R,A点相对于刀盘的位置为((R+x)cosφ,(R+x)sinφ,Z),两坐标系中的应力转换关系如下:σ(R+x)=σx,σφ=σθ,τ(R+x)φ=τxθ,τ(R+x)Z=τrx则用应力表示的滚刀在刀盘上公转的平衡方程为:∂σx∂(R+x)+1(R+x)∂τxθ∂φ+∂τrx∂Z+σx-σθ(R+x)+ρω(R+x)2(R+x)=0---(3)]]>式(3)中:R—刀盘上滚刀的安装半径,m;ω(R+x)—盘形滚刀公转角速度,rad/s,ωrr=ω(R+x)(R+x);设滚刀材料为理想弹性体,忽略剪应力剪应变产生的载荷变化,结合物理方程与几何方程,得应力法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为:∂2σr∂r2+3r∂σr∂r+(3+v)ρωr2=0---(4)]]>式(4)中:ν—滚刀材料泊松比;2‑3、根据式(1)至式(4),得出盘形滚刀破岩应力分量分别为:σr=prsina+(3+v8)ρωr2(r02-r2)---(5)]]>σθ=prsina+(3+v8)ρωr2r02-(1+3v8)ρωr2r2---(6)]]>σx=pxcosa+(3+v8)ρωr2(R02-R2)---(7)]]>式(5)、式(6)和式(7)中:r0—A点到滚刀中心位置的半径长度,m;R0—A点到刀盘中心位置的半径长度,m;步骤3、建立滚刀破岩过程中岩石应变模型:A点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在滚刀上的坐标为:x′=xy′=r0sinθz′=r0cosθ---(8)]]>滚刀在法向垂直力下压入岩石的深度为ur,假设A点与岩石平面重合,A点引起岩石相应变化的位移为:x=0y=r0sinθz=ur-(r-r0cosθ)---(9)]]>将r0和θ分别用y,z表示成函数关系:{r0=y2+z2θ=arctanyz---(10)]]>根据塑性理论的增量模型,滚刀破岩过程中,与A点相对应的岩石应变表示为:ϵxxϵxyϵxzϵyxϵyyϵyzϵzxϵzyϵzz=∂X∂x12(∂X∂y+∂Y∂x)12(∂X∂z+∂Z∂x)12(∂X∂y+∂Y∂x)∂Y∂y12(∂Y∂z+∂Z∂y)12(∂X∂xz+∂Z∂x)12(∂Y∂z+∂Z∂y)∂Z∂z---(11)]]>式(11)中:考虑到ur为常数项,设剪应力和剪应变均为0,相对滚刀楔形刃上A点的岩石应变为:ϵxxϵxyϵxzϵyxϵyyϵyzϵzxϵzyϵzz=000010001---(12)]]>式(12)中,εxx,εxy,εxz,εyx,εyy,εyz,εzx,εzy,εzz—岩石相对应变;步骤4、建立滚刀与岩石的能量平衡方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可知,TBM在隧道掘进过程中,滚刀破岩的能量传递包括能量的输入,能量的积聚和耗散,能量的输出4个过程;当滚刀所提供的外力功全部用于破岩时,且设岩石系统为一整体,忽略能量的积聚过程和温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可能功原理建立滚刀与岩石的能量平衡方程如下:∫pi(2)Sui(1)dS+∫fi(2)Vui(1)dV=∫σij(1)Vϵij(2)dV(i,j=1,2.3)---(13)]]>步骤5、根据步骤4建立的能量平衡方程,同时,设岩石的主应力方向与滚刀的柱坐标下的主应力方向相对应,滚刀破岩时楔形面上的面力分别为:Pr=∫{σ12sina+(3+v8)ρωr2r02}dSr---(14)]]>Pθ=∫{σ12sina+(3+v8)ρωr2r02}dSθ---(15)]]>Px=∫{σ32cosa+(3+v8)ρωr2R02}dSx---(16)]]>dSr=2urr2-(r-ur)2tana---(17)]]>dSθ=hr2-(r-ur)2---(18)]]>dSx=ur2tana---(19)]]>式(14)至式(19)中:Pr,Pθ,Px分别为滚刀的法向推压垂直力FV、切向滚动力FR和侧向力FS,KN;Sr,Sθ,Sx分别为滚刀法向推压垂直力、切向滚动力和侧向力方向的投影面积,m2;σ1,σ3分别为岩体单元体所对应的主应力,其中,σ1=σ3,Mpa;ur为A点切入岩石的位移,当r0位置与岩石切削面位置重合时,r0=r‑ur,m;R0为A点在刀盘上的位置,R0=R+ur tan a,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19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