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765190.6 申请日: 2014-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4578120B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发明(设计)人: 梁文举;刘华勇;梁雨林;崔荣;唐文左;温力力;周川杰;胡泽春;贾龙;丁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H02J3/28 分类号: H02J3/28
代理公司: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代理人: 张大威
地址: 10003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以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根据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聚类以获取聚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生成多个典型日;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置方案按照多个典型日进行经济性评估,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生成最优配置。本发明的方法综合考虑了储能系统的安装成本、电网运行成本、储能系统的套利收益等,能够优化配置储能系统在配电网中的位置和容量,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搜索关键词: 分布式 系统 优化 配置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数据,并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分类以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根据所述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进行聚类以获取聚类结果;根据所述聚类结果生成多个典型日;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置方案按照所述多个典型日进行经济性评估,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生成最优配置;其中,所述方法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配置方案按照所述多个典型日进行经济性评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工程经济参数,确定规划周期年数NY,贴现率a,安装储能系统的单位费用PrDESS($/MW),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时间间隔数量NL,i,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时间长度ΔTi,k(h),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单位网损费用PrL,i,k($/MW·h),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高压网侧注入无功功率的单位费用PrHV,i,k($/Mvar·h),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分布式电源提供无功功率的单位费用PrDG,i,k($/Mvar·h),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有功能量的单位费用PrEn,i,k($/MW·h),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PrL,i,k每年的增长率αL,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PrHV,i,k每年的增长率αHV,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PrDG,i,k每年的增长率αDG,考虑通货膨胀情况下PrEn,i,k每年的增长率αDESS;S2:根据电网参数,确定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虚部G、B,节点总数N,以及允许储能系统接入的最大功率Pmax;S3:根据储能系统的特性参数,确定充电效率ηC和放电效率ηD,储能系统的最小荷电状态SOCmin和最大荷电状态SOCmax,以及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Ps;S4:确定成本目标函数,取得成本最小值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其中,目标函数包括网损带来的费用和储能系统的安装费用、高压网侧注入无功功率所引起的费用、分布式电源提供无功的费用以及通过储能系统实现价格套利费用,此外,考虑在配电网整个规划周期内展开计算,在一年内分析多个典型日,同时考虑到规划期内资金的时间价值,统一将成本费用折算成现值,具体通过如下公式计算:F=CLOSS+CQ,HV+CQ,DG+CPA+CDESS   (2)其中:CLOSS=Σm=1NtΣi=1NY[Ndays,m×(1+αL1+a)i-1×Σk=1NL,i(PrL,i,kPL,i,kΔTi,k)]---(3)]]>CQ,HV=Σm=1NtΣi=1NY[Ndays,m×(1+αHV1+a)i-1×Σk=1NL,i(PrHV,i,kQHV,i,kΔTi,k)]---(4)]]>CQ,DG=Σm=1NtΣi=1NY[Ndays,m×(1+αDG1+a)i-1×Σk=1NL,i(PrDG,i,kQDG,i,kΔTi,k)]---(5)]]>CPA=Σm=1NtΣi=1NY[Ndays,m×(1+αDESS1+a)i-1×Σk=1NL,i(PrEn,i,kPDESS,i,kΔTi,k)]---(6)]]>CDESS=PrDESSΣj=1nDESSPDESS,j---(7)]]>其中,CLOSS指的是网损所引起的费用,CQ,HV指的是从高压网侧注入无功功率所引起的费用,CQ,DG指的是分布式电源提供无功功率所引起的费用,CPA指的是价格套利所引起的费用,CDESS指的是安装储能系统所引起的费用,PL,i,k为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网损值(MW),QHV,i,k为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高压网侧注入无功功率值(Mvar),QDG,i,k为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分布式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值(Mvar),PDESS,i,k为第i年第k个时间间隔的所有分布式储能系统总的有功功率值(MW),PDESS,j为第j个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值(MW),nDESS为安装有储能系统的总个数;S5:考虑电网运行约束,其中,所述电网运行约束包括潮流约束(8)和(9)、发电机出力约束(10)、节点电压约束(11)、支路有功约束(12)和储能系统充放电约束(13)至(21),具体表示如下:Pit=VitΣj=1NVjt[Gljcos(δit-δjt)+Bljsin(δit-δjt)]i,j=1,2,...,N,t=1,2,...,T---(8)]]>Qit=VitΣj=1NVjt[Gijsin(δit-δjt)-Bijcos(δit-δjt)]i,j=1,2,...,N,t=1,2,...,T---(9)]]>其中,Pit、Qit为t时段节点i的注入有功和无功功率,Vit、Vit为t时段节点i、j的电压幅值,δit、δjt为t时段节点i、j的相角,Pimin≤Pi≤Pimax   (10)Vimin≤Vit≤Vimax i=1,2,…,N,t=1,2,…,T   (11)‑Plmax≤Plt≤Plmax l=1,2,…,L,t=1,2,…,T   (12)其中,Pimin、Pimax分别为第i个发电单元的最小和最大发电功率,Vimin、Vimax分别为节点i电压幅值的下限和上限,Plmax为支路l最大的有功功率,Plt为l支路在t时段流过的有功功率,SOCt=SOC0+Σh=1t(PC,hηC+PD,hηD)ΔTEsh=1,2,...,t,t=1,2,...,T---(13)]]>SOCmin≤SOCt≤SOCmax t=1,2,…,T   (14)PDESS,i=xi(PCηC+PDηD)---(15)]]>PDESS≤Pmax   (16)|PC,t|≤Ps t=1,2,…,T   (18)|PD,t|≤Ps t=1,2,…,T   (19)nDESS=Σi=1nmaxxi---(20)]]>nDESS≤nmax   (21)其中,PC,h、PD,h分别为充电和放电功率,SOC0、SOCt分别为储能系统零时刻和t时刻的荷电状态,PDESS,i为节点i处储能系统的实际接入功率,在最大功率范围内取离散值,PC,t、PD,t分别为t时段的充电和放电功率,nDESS为配电网中接入储能系统的实际个数,nmax为允许接入储能系统个数的上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6519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