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结构纳米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750512.X | 申请日: | 2014-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3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保;杨阳;陈丁琼;李雪;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H01M4/139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结构纳米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将纳米硅、导电剂、分散剂置于分散介质中分散成电泳液;工作电极、对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通电之后进行电泳沉积,减压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结构纳米硅基负极。可以简便的直接制备用做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极,将材料的合成与组装步骤合二为一,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制备出的电极无需或少量使用粘结剂,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制备的电极为多孔状纳米硅电极。多孔结构和硅颗粒的纳米尺度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循环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多孔 结构 纳米 负极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结构纳米硅基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纳米硅、导电剂、分散剂置于分散介质中分散成电泳液;2)工作电极、对电极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通电之后进行电泳沉积,减压干燥后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结构纳米硅基负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5051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