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750060.5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昌;李中奇;殷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安圣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H01M4/20;H01M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余青 |
地址: | 419200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前锋工业***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它包含混合碳、载体、膨胀剂、相溶助剂、纳米碳包铅、铅粉,以上所述的成分中铅粉为基础成分;混合碳与铅粉的质量比为1%‑3%,载体与铅粉的质量比为1%‑2%,膨胀剂与铅粉的质量比为1.4%‑1.7%,相溶助剂与铅粉的质量比为0.1%‑0.3%,纳米碳包铅与铅粉的质量比为1%—2%。本发明采用六步工艺得到铅碳电极,工艺步骤包括制备原材料、混合原料、和膏工艺、涂料工艺、固化工艺、极板化成。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配方法得到一种铅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铅碳电极的制备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1步、制备原材料:选择铅粉、聚天冬胺酸钠备用;选择质量分数为石墨40%、乙炔黑30%、活性炭20%、人造炭10%的粉末混合得到混合碳;选用硅与碳的质量比为2:1混合得到载体;选择硫酸钡与铅粉的质量比为0.8%‑1.0%,木素与铅粉的质量比为0.2%,胡敏酸与铅粉的质量比为0.3%‑0.4%,纳米碳管与铅粉的质量比为0.1%的材料混合均匀后得到膨胀剂;制备纳米碳包铅:按质量称取等量的碳酸铅和淀粉均匀拌合成混合体,再向混合体添加水,使其成为浆糊状,在180℃的无氧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炭化混合体,再将炭化混合体在315℃~330℃进行还原反应最终得到纳米碳包铅;第2步、混合原料:向铅粉中加入质量分数为铅粉1%‑3%的混合碳、质量分数为铅粉1%‑2%的载体,质量分数为铅粉1.4%—1.7%的膨胀剂,质量分数为铅粉0.1%‑0.3%的聚天冬胺酸钠,质量分数为铅粉1%—2%的纳米碳包铅;将以上混合物混合均匀;第3步、和膏工艺:首先将第2步得到的混合物干搅拌6‑8分钟,然后加水搅拌,加水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再加入酸,搅拌,加酸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以内,得到正铅膏和负铅膏;在和膏过程中,正铅膏和负铅膏采用不同的加水量和加酸量;第4步、涂料工艺:采用涂板机将正铅膏和负铅膏涂覆在电极骨架上,得到正电极板基材和负电极板基材;第5步、固化工艺:将第4步得到的正电极板基材和负电极板基材分十六段进行固化处理,正电极板基材和负电极板采用不同的工艺参数;第6步、极板化成:将正电极板基材和负电极板基材上已固化的铅膏中的碱式硫酸盐与铅氧化物转化为活性物质,正电极板上活性物质转化为二氧化铅,负电极板上活性物质转化为海棉状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安圣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安圣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75006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