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蓝光香豆素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22345.0 | 申请日: | 2014-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1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9/04;C08K5/1545;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蓝光香豆素薄膜的制备方法,1)分别配制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2)配制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聚乙烯醇混合溶液;3)用量具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直接滴在或旋涂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者石英片上,并处于大气或者真空环境下,在25‑80摄氏度下干燥,得到浓度为1.0x10‑5mol/g~1.0x10‑4 mol/g的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聚乙烯醇薄膜。本制备方法成膜均匀、对发光波长改变小,更有利于对材料发光性能的研究。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和控制,适合于实际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基质 蓝光香豆素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蓝光香豆素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香豆素为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制备步骤如下,1)分别配制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溶液和聚乙烯醇溶液;其中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溶液的摩尔浓度为1.0x10‑6 mol/L ~ 1.0x10‑2 mol/L,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 或10%;所述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溶液配制过程为:将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加入到洁净干燥的器具中,再加入有机溶剂,并不断搅拌,直至其完全溶解,控制其摩尔浓度为1.0x10‑6 mol/L ~ 1.0x10‑2 mol/L即可;所述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四氢呋喃或二氯甲烷;2)配制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聚乙烯醇混合溶液;将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溶液加入到聚乙烯醇溶液中,并不断搅拌,直至其完全混合均匀,得到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与聚乙烯醇的混合溶液;第2)步混合的时候,根据最后需要得到的薄膜浓度确定两种溶液的混合比;3)制备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聚乙烯醇薄膜;将步骤2)得到的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与聚乙烯醇混合溶液直接滴在或旋涂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者石英片上,并处于大气或者真空环境下,在25‑80摄氏度下干燥,得到浓度为1.0x10‑5 mol/g ~ 1.0x10‑4 mol/g的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聚乙烯醇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223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