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差应变分析法计算地应力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99253.5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6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佘朝毅;付永强;桑宇;杨建;李金穗;曾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差应变分析法计算地应力的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天然气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岩心样品进行静水加压,通过粘贴的应变片,测量预设数值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值,该应变值是微裂缝、岩石固体变形和层理裂缝共同产生的应变值;根据静水加压的压力和预设数值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值,绘制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根据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计算岩心样品的应变变形量中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岩心样品的应变变形量包括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岩石固体变形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和层理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根据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计算地应力。本发明区分了微裂缝和层理裂缝引起的应变值,使计算的地应力与实际地层原地应力状态符合。 |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应变 分析 计算 应力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差应变分析法计算地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岩心样品进行静水加压,并通过所述岩心样品上粘贴的应变片,测量所述岩心样品在预设数值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值,所述预设数值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值是所述岩心样品中微裂缝、岩石固体变形和层理裂缝共同产生的应变值;根据所述静水加压的压力和所述预设数值个方向上产生的应变值,绘制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根据所述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计算所述岩心样品的应变变形量中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所述岩心样品的应变变形量包括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岩石固体变形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和层理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根据所述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计算所述岩心样品的地应力;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计算所述岩心样品的应变变形量中微裂缝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包括:从所述预设数值条应变曲线中,选择第一应变曲线、第二应变曲线和第三应变曲线,所述第一应变曲线为水平方向对应的应变曲线,所述第二应变曲线为垂直方向对应的应变曲线,所述第三应变曲线为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的45度方向对应的应变曲线,且所述第一应变曲线、所述第二应变曲线和所述第三应变曲线均包括两段子曲线;基于所述第一应变曲线,计算第一应变变形量,所述第一应变变形量为所述岩心样品中微裂缝在水平方向上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基于所述第一应变变形量和所述第二应变曲线,计算第二应变变形量,所述第二应变变形量为所述岩心样品中微裂缝在垂直方向上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基于所述第一应变变形量和所述第三应变曲线,计算第三应变变形量,所述第三应变变形量为所述岩心样品中微裂缝在45度方向上引起的应变变形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应变变形量和所述第二应变曲线,计算第二应变变形量,包括:计算第三斜率和第四斜率,所述第三斜率为所述第二应变曲线中第一段子曲线的斜率,所述第四斜率为所述第二应变曲线中第二段子曲线的斜率;计算所述第三斜率和所述第四斜率之间的差值,得到第四应变变形量,所述第四应变变形量为所述岩心样品中微裂缝和层理裂缝共同在垂直方向上引起的应变变形量;根据所述第四应变变形量和所述第一应变变形量,计算第二应变变形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925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