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84275.4 | 申请日: | 2014-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1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雍志华;罗明蓉;邹旭敏;饶大庆;穆万军;梁雅庭;刘石丹;何原;于白茹;田野中;朱俊;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14 | 分类号: | C02F1/1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涉及太阳能的利用和海水淡化领域。为提高太阳能蒸馏法的海水淡化的产率。技术方案:由导热性能差的材料构成的保温绝热的双层结构,两层之间为真空;双层结构的内层的内侧有一个由散热面围成的水容器,进水管位于水容器的底部,散热面的外层和双层结构的内层的内侧之间有导流沟,导流沟为螺旋圈状结构,导流沟促进冷凝水螺旋下流到下方的出水管。水容器液面下1-5cm有个吸热板,吸热板中心有通孔。有益效果:装置能够悬浮于海面,利于维持液面恒定;底部进水管促进水容器内海水盐度保持恒定;导流沟延长冷凝水与散热面的接触时间、扩大冷凝水与散热面的接触面积;双层结构的真空,减少能量散失;吸热板促进太阳光热量的吸收,降低太阳光照射的深度。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海水 淡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主要由双层结构(2)、储水槽(7)、进水管(5)、出水管(6)、散热面(3)和导流沟(4)组成,装置悬浮在海面上,其特征是:由导热性能差的材料构成的保温绝热的双层结构(2),两层之间为真空;双层结构(2)的上端面为双层透明材料构成的光照面(1);双层结构(2)的内层的外侧底部和外层的内侧底部之间有至少三个绝热垫,绝热垫为导热性能差的材料,同时绝热垫起支撑作用;双层结构(2)的内层的内侧有一个由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构成的散热面(3),散热面(3)围成水容器,进水管(5)位于水容器的底部,进水管(5)连通海水和水容器,水容器的形状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散热面(3)的外侧和双层结构(2)的内层的内侧之间有导流沟(4),导流沟(4)为螺旋圈状结构,导流沟(4)的纵剖界面表现为从双层结构(2)的内层的内侧到散热面(3)外侧的方向向下倾斜,并且在导流沟(4)形成的冷凝水流经的路径上,存在多个阻流挡板(8),导流沟(4)促进冷凝水螺旋下流到下方的出水管(6),出水管(6)流出的水导流到储水槽(7),储水槽(7)的水分转移出去,同时,导流沟(4)起支撑水容器的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427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