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白蚁饵剂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6293.7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江枫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白蚁饵剂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本饵剂监控系统利用白蚁习性和社会组成的特点,采用“监测-控制-监测”这样一个循环过程,对白蚁族群进行控制。当工蚁取食了含“氟铃脲”的饵剂后,通过喂食的方式,把“氟铃脲”传递给蚁巢中的其他白蚁。白蚁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多次脱皮发生。当吃过“氟铃脲”的白蚁准备下一次脱皮时,“氟铃脲”就会抑制白蚁新表皮的产生,从而导致了白蚁的不断死亡,特别是工蚁的死亡,会造成整个蚁巢的饥荒,最后导致整个蚁巢的灭亡。本发明实现了控制白蚁族群的一种白蚁防治技术,它使诱杀技术简单化、程序化、标准化,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诱杀技术从白蚁灭治到白蚁预防的过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监控 系统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杀白蚁饵剂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使用安装阶段:a、在建筑周围间距钻孔,安装监控装置,对其逐一编号,并在安装图纸上标明相应位置;b、定期检查,确保监控装置保持良好状态;(2)投饵阶段:c、在投饵前观察判断,确定投饵时间,一般当监控装置中的监测棒被取食,监控装置内的工蚁有40头以上时,即可投饵,如数量不足,应减少干扰并作标记,在下次检查时再作判断是否投饵;d、去掉饵剂的包装,加适量的湿润液,使其湿润;e、拔除检测棒,将检测棒上的白蚁小心快速地转移到饵剂的管中,将盖子旋紧;(3)、监控阶段:f、记录并标记下已投饵的监控装置;g、当饵剂被消耗掉60%‑70%时更换饵剂;(4)、巡查阶段:h、每三个月检查一次预防性监测点;i、发现白蚁活动后或在投饵后,第1、2个月每两周检查一次,第3‑12个月每月检查一次,第2年开始,每两个月检查一次;j、蚁巢被消灭后,在第6个月开始使用监测棒进行监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江枫白蚁防治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江枫白蚁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962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绝缘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鳅菜共生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