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箔坯料的生产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488118.3 | 申请日: | 2014-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4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邓运来;戴青松;张佳琪;付平;肖涛;欧世声;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 地址: | 41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箔坯料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坯料难以同时满足成品强度较高、针孔较少的问题。本方法中铝箔坯料的化学成分含重量为:Fe+Si<1.65%、Fe/Si=1.5~3.0、Cu<0.05%、Mn<0.05%、Mg<0.05%、Cr≤0.05%、Zn<0.1%、Ti<0.06%,生产流程为:铸轧(5~15mm厚)—冷轧(总变形量为60~80%)—高温退火(500~520℃/6~8h)—冷轧(总变形量为65~85%)—中温退火(380~400℃/2~4h)。本发明生产的铝箔坯料组织分布均匀、合理,具有良好加工性能,生产出的成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坯料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铝箔坯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铝箔坯料化学成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为:Fe+Si=0.9~1.4%、Cu≤0.05%、Mn≤0.05%、Mg≤0.05%、Cr≤0.05%、Zn≤0.1%、Ti≤0.06%、余量为Al;其中含量比Fe/Si=2~2.5;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轧,控制铸轧板的厚度为5~15mm;(2)冷轧,控制总变形量60~80%,单道次变形量不超过50%;(3)高温退火,退火制度500~520℃/6~8h;(4)冷轧,控制总变形量65~85%,单道次变形量不超过50%;(5)中温退火,退火制度380~400℃/2~4h。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81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屏式等离子喷涂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试管滑落并有标记的恒温水浴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