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分解用途的内电弧等离子体喷枪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5115.4 | 申请日: | 2012-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开根 |
主分类号: | H05H1/34 | 分类号: | H05H1/34;H05H1/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加热分解用途的内电弧等离子体喷枪,涉及到一种等离子体加热设备,由后座、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前枪体组件组成,后座由后座主件、后端盖和绝缘隔离件组成,前枪体组件包括前枪体主件、绝缘支持件和前端头,绝缘支持件内有绝热内衬,绝热内衬的内空间构成弧腔,弧腔的两端分别有入口和压缩喷口;前枪体组件通过绝缘隔离件安装在后座主件上,第一电极连接在后座上,第一电极的头部设置在弧腔之外并接近入口;第二电极连接在前端头上,第二电极的头部伸入到弧腔内并接近入口,第一电极的头端与第二电极的头端之间有放电空间,入口处的金属构件形成辅助电极。本发明使水蒸汽在弧腔内被加热分解,能量集中作用在水分子上,使水分子很容易分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分解 用途 电弧 等离子体 喷枪 | ||
【主权项】:
一种加热分解用途的内电弧等离子体喷枪,其特征是内电弧等离子体喷枪主要由后座(1)、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8)和前枪体组件组成,其中:后座(1)为组合式结构,后座(1)由后座主件(1‑2)、后端盖(1‑3)和绝缘隔离件(1‑5)组成,后座(1)上有工作气输入接口(1‑4)、工作气通道(Ⅱ)、冷却剂环道(ⅩⅨ)、第二冷却剂通道(Ⅰ)和第三冷却剂通道(ⅩⅧ),绝缘隔离件(1‑5)为圆筒体结构,绝缘隔离件(1‑5)为后座主件(1‑2)和前枪体组件之间的电气隔离元件;第一电极(4)为圆棒空心结构,第一电极(4)内有第一导流管(4‑3),第一导流管(4‑3)的外壁和第一电极(4)的圆棒体内壁之间空间构成第一冷却剂回路,第一导流管(4‑3)上有第一冷却剂接口(4‑5),第一导流管(4‑3)内有第一冷却剂通道(ⅩⅩ),第一冷却剂回路、第一冷却剂通道(ⅩⅩ)和第一冷却剂接口(4‑5)相通;第二电极(8)为圆棒空心结构,第二电极(8)内有第二导流管(8‑3),第二导流管(8‑3)的外壁和第二电极的圆棒体内壁之间空隙构成第二冷却剂回路,第二导流管(8‑3)上有第二冷却剂接口(8‑1),第二导流管(8‑3)内有第四冷却剂通道(ⅩⅢ),第二冷却剂回路、第二冷却剂接口(8‑1)和第四冷却剂通道(ⅩⅢ)相通;前枪体组件包括前枪体主件(6‑7)、绝缘支持件(9)和前端头(11),前枪体主件(6‑7)和前端头(11)分别在绝缘支持件(9)的两端,绝缘支持件(9)为圆筒体结构,绝缘支持件(9)内有绝热内衬(7),绝热内衬(7)的内空间构成弧腔(Ⅶ),弧腔(Ⅶ)的空间呈圆柱体结构,弧腔(Ⅶ)的两端分别有入口(Ⅴ)和压缩喷口(Ⅸ),入口(Ⅴ)设置在前枪体主件(6‑7)上,压缩喷口(Ⅸ)设置在前端头(11)上,在前枪体主件的入口(Ⅴ)外侧有冷却水套(Ⅷ),冷却水套(Ⅷ)有冷却剂通道接出,前端头(11)上有第五冷却剂通道(ⅩⅤ)、环形冷却腔(Ⅻ)和第三冷却剂接口(11‑1);前枪体组件通过绝缘隔离件(1‑5)安装在后座主件(1‑2)上,后座主件(1‑2)的前端与前枪体组件的弧腔入口端相接;第一电极(4)连接在后座(1)上,第一电极(4)的头部设置在弧腔(Ⅶ)之外并接近入口(Ⅴ);第二电极(8)连接在前端头(11)上,第二电极(8)的头部伸入到弧腔(Ⅶ)内并接近入口(Ⅴ),第一电极(4)的头端与第二电极(8)的头端之间有放电空间,入口(Ⅴ)处的金属构件形成辅助电极;工作时,第一电极(4)的头端和第二电极(8)的头端之间形成电弧,从压缩喷口(Ⅸ)喷出,电弧经入口(Ⅴ)和压缩喷口(Ⅸ)的二次压缩后,加剧升温形成等离子体火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开根;,未经周开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8511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