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过耦合技术的谐波混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8008.0 | 申请日: | 2014-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林;江伟健;邵维;王秉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波混频器,涉及微波技术领域。该混频器为三端口器件,具体由一种特殊功能的过耦合器、匹配网络、混频元件、射频(RF)回路与本振(LO)回路、相位调节传输线、中频滤波网络以及中频回路等部分构成。本发明采用改进型紧凑微带谐振单元结构,能有效回收|RF±2LO|、2LO、3LO、RF等信号,降低变频损耗,同时减小电路尺寸。此外,将两倍和四倍LO频率对应的四分之一波长开路枝节通过控制开关加载至0‑dB耦合器,成为一种具有多个工作模式的谐波混频器。本发明可用于微波射频前端系统中,也可用于微波工程的其它电路模块中实现紧凑的谐波混频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耦合 技术 谐波 混频器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过耦合技术的谐波混频器,能同时实现二次谐波混频与四次谐波混频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过耦合器(16)、匹配网络(9)、混频元件(10)、射频回路(11)、本振回路(12)、传输线(13)、中频回路(5、6)以及起中频滤波作用的具有慢波效应的紧凑谐振单元(14),所述的紧凑谐振单元(14)具有低通特性且在传输线(13)的共同作用下回收混频元件(10)输出的闲置频率信号的能量;所述过耦合器(16)包括本振(LO)输入端(1)、射频(RF)输入端、耦合器输出端、耦合区(3、8)和本振信号回路结构(4),所述耦合区(3、8)由一对耦合线构成并分别记为第一耦合线(3)、第二耦合线(8),所述第一耦合线(3)的一端与LO输入端即第一端口相连,另一端为开路,所述第二耦合线(8)的一端与RF输入端即第二端口(7)相连,所述第二耦合线(8)的另一端即耦合器输出端与混频匹配网络(9)相连;所述混频元件(10)的一端与匹配网络(9)相连,所述混频元件(10)的另一端通过传输线(13)与紧凑谐振单元(14)相连,所述射频回路(11)与本振回路(12)均加载于传输线(13)连接到混频元件(10)的一端,所述中频回路(5、6)加载于过耦合器(16)的射频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80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质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撕等长封装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