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离子掺杂制备不同形貌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0961.0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1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政;苏琳杰;赵东宇;秦川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2 | 分类号: | C08L79/02;C08G73/02;C08K9/02;C08K3/04;C08K3/28;C01B3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制备不同形貌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电容性能低问题。方法:采用改性的Hummer法合成片层状氧化石墨烯,并在其表面原位聚合生长簇状聚苯胺,同时加入金属离子(Ni2+或Co2+),通过不同比例金属离子的掺杂后聚苯胺生长形貌有所改变,由单一平行排列的短簇状变为交联的蜂窝网状,不同的聚苯胺形貌导致复合材料的电性能有所不同。本发明用于制备不同形貌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离子 掺杂 制备 不同 形貌 氧化 石墨 苯胺 复合 电极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离子掺杂制备不同形貌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离子掺杂制备不同形貌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将石墨粉和浓硫酸加入到三颈瓶中,在室温的条件下搅拌30min~60min后放入冰水浴中继续搅拌,在冰水浴中搅拌的条件下向三颈瓶中加入硝酸钠,再向三颈瓶中加入高锰酸钾,反应2h~4h至无颗粒状沉淀和悬浮物;然后转移至室温继续搅拌2h~4h后,再转移至35℃水浴条件下静置24h~36h;然后向三颈瓶中加入蒸馏水,搅拌20min~40min后超声分散1h~2h;再向三颈瓶中加入浓度为30%的双氧水至溶液呈金黄色,然后加入盐酸至不溶物溶解,离心,取粘稠物;将粘稠物装入滤膜中渗析,直至渗析液的pH为6.8~7.2,得到氧化石墨烯样品;步骤一中所述的硝酸钠加入方式如下:将硝酸钠平均分5次投加;步骤一中所述的高锰酸钾加入方式如下:将高锰酸钾平均分5次投加;所述石墨粉的粒度小于30μm,碳含量为99.85%;所述浓硫酸的浓度为95%~98%;所述石墨粉的质量与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g:(40~60)mL;所述石墨粉与硝酸钠的质量比为1:1;所述石墨粉与高锰酸钾的质量比为1:(8~12);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氧化石墨烯样品超声分散4h~6h后,得到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然后在20℃水浴中将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和浓度为0.1mol/L的苯胺溶液加入到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溶液中,再向其中加入硝酸盐,超声震荡1h~2h,然后向反应体系中以0.2mL/min~0.4mL/min的速度滴加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在室温条件下恒温聚合3h,过滤,清洗至中性,然后置于60℃鼓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处理1h~2h,得到金属离子掺杂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所述硝酸盐为六水硝酸镍和六水硝酸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与浓度为0.1mol/L的苯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与浓度为1.5mol/L的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5);所述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的体积与硝酸盐的质量比为1mL:(0.3~0.6)g;所述超声后的氧化石墨烯样品与浓度为0.1mol/L的过硫酸铵溶液的体积比为1:(10~20);三、将步骤二得到的金属离子掺杂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置于研钵中,加入蒸馏水研磨至糊状,得到糊状物,然后将糊状物涂覆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24h后的泡沫镍片表面上,在温度为60℃的条件下置于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得到预制备电极材料;四、将步骤三得到的预制备电极材料在双辊机上压制成厚度为0.8mm~1.2mm的薄片,即为金属离子掺杂的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609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