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核磁共振T2几何平均值预测横波波速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3724.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邓少贵;赵岳;周凤鸣;司兆伟;牛云锋;徐风;范宜仁;庄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G06F19/00;G01V1/5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 | 代理人: | 高洋;段秀瑛 |
地址: | 266000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预测横波速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核磁共振T2几何平均值预测横波波速的方法,是一种利用岩心刻度测井建立T2几何平均值与横波波速关系模型预测横波速度的方法。本发明的预测方法不仅包含孔隙度的影响,而且还考虑了孔隙尺度、比表面等孔隙结构的影响,因此,该方法岩石物理基础更完善,物理意义更明确,预测精度更高。本发明模型建立简单,预测效果能达到地球物理应用对横波速度应用的要求,相对理论模型预测法更简单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核磁共振 sub 几何 平均值 预测 波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应用核磁共振T2几何平均预测值横波波速方法,所述的方法如下:步骤1:T2几何平均值的获取对工区的岩石样品在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核磁共振T2谱;通过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得到T2分布点和对应孔隙度分量,结合公式(1)得到T2几何平均值;T2gm=φT21φ1T22φ2T23φ3...T2iφi---(1)]]>式中:T2gm为几何平均值,φ为岩石总孔隙度,T2i为各T2分布点,φi为各T2分布点对应的孔隙度分量;步骤2:横波速度测量对工区的岩石样品进行横波速度测量,得到相应的横波速度;步骤3:建立T2几何平均值和横波速度的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岩性和层段建立T2几何平均值和相应的横波速度关系模型:vs=AT2gm‑a (2)其中,vs为横波波速,T2gm为几何平均值,A为系数,a为指数;步骤4:横波速度预测将步骤3建立的T2几何平均值和相应的横波速度关系模型加载到测井解释软件平台中,带入计算得到的T2几何平均值,得到预测横波速度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5372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