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氨法脱硫工艺的两相加氨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7677.5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7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仁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氨法脱硫工艺的两相加氨法:来自液氨罐的液氨与来自吸收剂缓冲罐的溶液在吸收剂缓冲罐出口的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根据静态混合器出口溶液的pH值调节液氨加入量;来自液氨罐的气相氨依靠压差直接加入吸收剂缓冲罐溶解在吸收液中。该法可实现液氨罐中的气、液相氨同时加入到脱硫系统,确保液氨罐的气液平衡,避免了直接加液氨导致吸收剂缓冲罐爆震,此外,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更充分,有利于氨吸收剂的充分利用并有效防止氨逃逸。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式氨法 脱硫 工艺 相加 | ||
【主权项】:
利用原有氨法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a. 设置一吸收剂缓冲罐;b. 将来自液氨罐的液氨与来自吸收剂缓冲罐的溶液在该缓冲罐出口的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c. 根据静态混合器出口溶液的pH值调节液氨加入量,然后进入脱硫吸收塔作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SO2后循环进入吸收液缓冲罐;d. 来自液氨罐的气相氨直接加入吸收剂缓冲罐溶解在吸收液中;e. 吸收液缓冲罐中一部分吸收液被抽至氧化槽进行氧化结晶,维持系统物料平衡;所述的吸收剂缓冲罐是指:一个用来储存吸收剂的密闭容器,采用防腐玻璃钢材质,容积为吸收剂循环量正常负荷下3‑4小时用量,通过气相平衡管连通脱硫塔吸收段和吸收液缓冲罐;所述通过气相平衡管连通脱硫塔吸收段和吸收液缓冲罐是指:采用一根玻璃钢材质的管线,管线各段必须有一定位差,不允许有弯管以免积液阻碍管线通畅,用于维持脱硫塔吸收段和吸收液缓冲罐的压力平衡;所述的来自液氨罐的液氨与来自吸收剂缓冲罐的溶液在吸收剂缓冲罐出口的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是指:液氨罐的液氨从罐底通过加氨泵抽出,吸收剂缓冲罐中的吸收剂溶液从缓冲罐抽出,两股物流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后汇集排出至脱硫塔吸收段;所述的根据静态混合器出口溶液的pH值调节液氨加入量是指:液氨加入量与静态混合器出口pH值构成闭环,通过调节液氨加入量维持pH值在5.5~6.5之间;所述的来自液氨罐的气相氨直接加入吸收剂缓冲罐溶解在吸收液中是指:液氨罐中的气相氨依靠压差通过管道送入吸收剂缓冲罐,入罐管线从缓冲罐顶部直接通入罐底以上0.5m;所述的吸收液缓冲罐中一部分吸收液被抽至氧化槽进行氧化结晶,维持系统物料平衡是指:根据吸收液缓冲罐的液位以及pH值确定是否需要抽到氧化槽及抽出流量,当液位高于60%且pH值大于4.5或液位高于85%时,开启吸收罐缓冲槽去氧化槽管线阀门将一部分吸收液输送至氧化槽氧化,同时维持吸收液缓冲罐液位稳定,确保系统物料平衡;所述开启吸收罐缓冲槽去氧化槽管线阀门将一部分吸收液输送至氧化槽氧化是指,部分吸收液从吸收液泵分支管线排出进入氧化槽,氧化槽独立于脱硫塔,所以氧化和吸收是分开进行的,保证进入氧化槽的溶液充分氧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8767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低温释氨还原剂混合物
- 下一篇:钎焊炉前后帘室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