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酮肟型硅烷副产物酮肟盐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9794.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余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立新 |
主分类号: | C07C45/42 | 分类号: | C07C45/42;C07C49/04;C07C49/08;C07C49/403;C01B2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酮肟型硅烷副产物酮肟盐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在酮肟型硅烷生产过程中两相分离器沉降分离分层后,将下层的酮肟盐酸盐沉淀物分离后与水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经过滤进入反应精馏塔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氯化羟胺和酮的混合物,从精馏塔顶排出酮,塔底产出氯化羟胺溶液部分循环,部分去结晶、过滤、干燥得到氯化羟胺产品,滤液回塔釜循环。本发明使用酮肟型硅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酮肟盐酸盐作为原料,不仅降低了酮肟型硅烷生产过程中酮肟盐酸盐的处理成本,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氯化羟胺的酸成本。本发明使用酮肟型硅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酮肟盐酸盐作为原料,有利于生产系统的工艺水循环,大大降低了生产装置的污水排放。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肟型 硅烷 副产物 酮肟盐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酮肟型硅烷副产物酮肟盐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酮肟型硅烷生产过程中两相分离器沉降分离分层后,将下层的酮肟盐酸盐沉淀物分离后与水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经过滤进入反应精馏塔进行水解反应生成氯化羟胺和酮的混合物,从精馏塔顶排出酮,塔底产出氯化羟胺溶液部分循环,部分去结晶、过滤、干燥得到氯化羟胺产品,滤液回塔釜循环,控制精馏塔釜温度温度为70‐110℃,塔顶回流比为4‐5,塔内真空度为0.02‑0.05MPa;其反应式如下:R1(C=NOH)R2·HCl+H2O→(NH2OH)·HCl+R1(C=O)R2其中R1和R2表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所述酮肟盐酸盐和水的摩尔比为1: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立新,未经余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797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