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56845.4 | 申请日: | 2014-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包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栽培地选择与整地,(2)选取种子,(3)栽植,(4)田间管理。本发明在虎杖种子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减少了苗木病害,有效防护苗木猝倒病,栽培时施基肥,在虎杖幼芽初齐时,进行喷洒叶面肥,本发明基肥、叶面肥配方合理,见效快,植株可以直接吸收,满足虎杖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本发明培育生长期间进行各种病虫害防治,有效改良了虎杖的生长环境,提高了虎杖的成活率。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年生 草本植物 虎杖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 (1)栽培地选择与整地:林地选择地下水位较低、阴坡中下部、林分郁闭度0.3~0.5、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缓坡地;并于秋冬季节,对规划栽植虎杖的林地内的灌木、杂草等采伐剩余物进行全面清理或等高线间隔1m堆积,按设计的株行距进行整地挖明穴(40cm×30cm×30cm);农田选择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的山垄田和耕地,栽前1个月翻耕晒土,要求细致整地做畦,畦宽在1~1.2m,长度因地制宜; (2)选取种子:精选种粒饱满,净度98%以上,千粒重7.2g以上,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12‑20小时。种根选择长度10~20cm,带芽2~3个,芽茎>0.5cm、单株根重>50g,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污染、商品性能良好的种; (3)栽植:无论田间或林地,一年四季均可栽植。田间初植密度以株行距40cm×50cm或40cm×40cm,每667m2植2000~2500株为宜;林地初植密度以株行距0.5m×1.0m或1.0m×1.0m,每667m2植1600~2600株为宜。栽植前对种根进行分级,栽植要做到苗正、根舒,芽朝上、不打紧,填表层松土,覆土3~5cm,使整个穴面高出地面5~10cm。 (4)田间管理: 1)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深翻扩穴主要对林地虎杖进行,在秋季枯萎落叶后沿植株根系生长点外围开始,逐年向外扩展40~50cm。回填时混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层。 2)中耕除草与培土:在生长季节进行人工锄草,尽量不使用除草剂。新造林林地栽植的虎杖,结合幼林抚育进行人工锄草。一年中耕1~2次,深度8~10cm,同时培土8~10cm。 3)间苗补苗:播种出苗后,幼苗有5~8片真叶时要开始间苗、补苗。 幼苗过密的地方要进行疏苗,幼苗株距过大的地方要及时补植,使幼苗在整个畦面分布均匀,保持1.6~2.4万株/hm2。补植后要及时浇水,确保成活。 4)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是确保虎杖高产的关键措施。因此,虎杖栽植后要视土壤肥力状况和植株长势,及时施肥。结合整地深翻,每667m2施入绿肥或腐熟有机肥等基肥1000~3000kg;在生长季节,结合人工锄草和扩穴培土追施速效肥料1~3次,肥料种类以无机矿质肥料为主,并配施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料,追肥用量以2~5g/m2为宜。追肥时期分别为4月、6月和9月上旬,以采收茎叶为主的田间栽培,在每次采割后追施1次速效肥料。施肥方法:林地栽培采用放射状沟施,田间栽培采用沟施或兑水浇施。 5)水分管理: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GB5084-92中的规定。选择早上和傍晚,在定植期、嫩芽萌发期、幼苗生长期、畦面土壤开始发白以及发生干旱或施肥后应及时灌溉或浇水,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在多雨季节或栽培地积水要及时排水,尤其是在高温高湿时,要加强通风,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虎杖产量和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千方中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68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