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类融合的图像分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50600.0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3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杨杰;俞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基于聚类融合的图像分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三种分割方式可产生不同的粗分割结果及后续处理所用的超像素,再采用超像素聚类融合方法通过对不同超像素之间的距离属性及图像在粗分割结果中的标注属性加以融合,从而提高图像的分割结果,避免了复杂计算同时又体现出像素的颜色及纹理属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融合 图像 分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聚类融合的图像分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读入待处理图像,并存储图像原始信息;第二步,使用已有技术对图像进行粗分割:使用三种基于不同特征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别对原始图像进行分割,最终得到三个粗分割结果,根据粗分割结果,记录分割结果边界图像BW1,BW2,BW3;第三步,根据粗分割结果构建超像素:对边界图像BW1,BW2,BW3进行或操作,得到新分割边界,根据分割边界构建超像素;第四步,超像素性质标定:将第二步所得到的分割结果分别赋予超像素,并计算超像素之间欧式距离;第五步,对粗分割结果进行聚类融合:结合第四步的超像素之间距离,通过聚类融合方法判断每一个超像素所属类别,提高粗分割结果精度;第六步,图像标记及输出:根据聚类融合结果对超像素进行标定,将在聚类融合之后属于同一类别的像素归成一类,并生成最终分割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060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计算运动活动参数的电子模块和活动监控系统
- 下一篇:CAE智造系统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