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盐的厚度可控的包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2581.7 | 申请日: | 2014-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安民;杨粉丽;万立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C01B25/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利用磷酸盐对不同材料进行原位厚度可控的包覆方法。本发明的包覆方法是将构成磷酸盐(简写为Mx(PO4)y包覆型颗粒的核的颗粒材料、金属盐、磷酸盐和沉淀剂于溶剂中混匀并调节混合液的pH值;然后进行反应,将反应完毕后得到的颗粒经煅烧处理,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盐包覆型颗粒。构成所述核的颗粒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非金属、锂酸盐、半导体和有机物的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构成壳的材料为Mx(PO4)y。本发明采用液相法,通过原位生长使Mx(PO4)y在核表面实现均一、连续、完整、可控的包覆。本发明的包覆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普适性强,并且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盐 厚度 可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磷酸盐的厚度可控的包覆方法,其特征是:将构成磷酸盐包覆型颗粒的核的颗粒材料、金属盐、磷酸盐和沉淀剂于溶剂中混匀,并调节混合液的pH值为1~2.3,其中,混合液中的金属盐中的金属M与磷酸盐中的P的摩尔比为x:y;然后进行反应,将反应完毕后得到的颗粒经煅烧处理,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盐包覆型颗粒;所述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磷酸盐包覆型颗粒,构成所述的核的颗粒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非金属、锂酸盐、半导体和有机物的颗粒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所述的壳的材料为Mx(PO4)y;其中,M为金属盐中的金属,x、y的比值为所得壳材料Mx(PO4)y的化学计量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425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