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叠加编码及联合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0482.9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9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岳;刘雷;许广洲;李颖;张琼;张丽圆;张思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叠加编码及联合译码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相关源编码中关联信道和实际信道不匹配情况下联合译码性能差的问题。其实现步骤是(1)发送端将信源信息产生的第一信源信息序列和第二信源信息序列分别进行编码,并对编码后的码字进行交织处理;(2)对交织处理后的两部分码字按照相应的功率进行BPSK调制并进行叠加处理;(3)将叠加处理后的信号经实际信道传输,第一信源信息序列经关联信道传输;(4)译码端对收到的信息通过两个译码器之间不断相互传递软信息进行迭代处理,直到译出较为准确的信源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抑制错误传播,提升了误码率性能,使本发明更适用于信道随机波动较大的无线通信场景。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联合 信源 信道 叠加 编码 译码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布式联合信源‑信道叠加编码及联合译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信源编码:1a)通过信源X产生两部分信源信息序列,即第一信源信息序列X1和第二信源信息序列X2,并设置如下参数:设关联信道和实际信道的信道容量分别是C1和C2,C2>C1,设第一信源信息序列X1的码率为R1≤C1,第二信源信息序列X2的码率为:R2≤C2‑C1,设第一信源信息序列X1编码后的码长为n,得到信息位长度k=n·R1,进而得到分布式信源通信网络的总速率:R=R1+α·R2,其中为占空比;1b)对所述信源信息序列X1和X2根据上述参数分别进行Turbo码编码,得到第一信源信息序列X1编码后的码字序列m1和第二信源信息序列X2编码后的码字序列m2;1c)将第一信源信息序列X1编码后的码字序列m1分成信息位序列m11和校验位序列m12两部分,其中校验位序列m12的长度与第二信源信息序列X2编码后的码字序列m2长度相等;(2)对编码后的码字分别进行交织、调制和叠加处理后通过相应的信道进行传输:2a)对信息位序列m11进行调制得到信息位调制信号对校验位序列m12依次进行交织和调制后得到校验位调制信号对信息位调制信号进行关联信道传输得到关联序列Y,对码字序列m2依次进行交织和调制后得到叠加信号设信息位序列m11的调制功率为校验位序列m12的调制功率为码字序列m2的调制功率为2b)将叠加信号和校验位调制信号相加后再经实际信道传输,得到接收序列U;(3)对接收到关联序列Y和接收序列U进行联合迭代译码:3a)第一译码器通过关联序列Y的似然信息接收序列U的解交织序列和叠加信号的先验信息对码字序列m1进行译码,即把叠加信号的先验信息的初值设为0,输出译码外信息对译码外信息用第一交织器进行交织得到第二译码器的先验信息3b)第二译码器通过接收序列U的解交织序列、第二译码器的先验信息进行译码,得到叠加信号的译码外信息用第二交织器对译码外信息进行交织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译码器的先验信息3c)按给定的迭代次数重复上述步骤3a)至3b)迭代过程后,第一译码器输出信息位序列m11的译码总信息和校验位序列m12的译码总信息第二译码器输出码字序列m2的译码总信息3d)对步骤3c)中的译码总信息进行硬判决:若信息位序列m11的译码总信息的第i位大于或等于0,则把信息位序列m11的第i位判为1,否则判为0,i∈{1,2,…,k},得到信息位序列m11的估计序列若码字序列m2的译码总信息的第j位大于或等于0,则把码字序列m2的第j位判为1,否则判为0,j∈{1,2,…,n‑k},得到码字序列m2的估计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2048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天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