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胎压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371.7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文;吴玉峰;匡晋安;康鸿飞;白国忠;张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24/00 | 分类号: | F16K24/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压控制阀,涉及车辆轮胎气压压力控制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应用于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中连接系统气路与轮胎,通过车辆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胎压控制阀的气压控制,实现对轮胎的充气、放气、测压功能,保证各种路况下车辆对轮胎适合的使用压力。该装置包括膜片(1);螺堵(2);轴套(3);小阀芯(4);法兰(5);阀套(6);阀体(7);阀芯(8);螺塞(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等,胎压控制阀阀体内轴套将法兰外排气通道关闭,防止车辆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胎压控制阀阀体外杂质进入其内部,保证其使用的可靠性;胎压控制阀阀体内各密封部位可拆换,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可靠,经济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轮胎气压压力控制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片(1);螺堵(2);轴套(3);小阀芯(4);法兰(5);阀套(6);阀体(7);阀芯(8);螺塞(9);第一弹簧(10);第二弹簧(11);端盖(12);所述的阀体中心具有台阶孔,阀体(7)的上端为最小的台阶孔,安装螺塞(9)、阀套(6);螺塞(9)内圆柱、阀芯(8)内圆柱之间定位第一弹簧(10);阀套(6)通过台阶平台之上的圆柱体的外螺纹与阀体(7)上端内螺纹连接紧固;阀套(6)的台阶平台上端面与阀体(7)最小台阶孔的下端面配合,两者之间采用密封圈密封;阀体(7)的最小台阶孔之下的第二级台阶孔下端有内周环形槽,法兰(5)的圆周外侧的第二级台阶孔下端面上有气孔;气孔向上连通阀体(7)外侧,阀体(7)内周环形槽之下具有第三级台阶孔,法兰(5)与第三级台阶孔之间密封;所述的螺塞(9)位于阀体(7)中心台阶孔上端,圆周与阀体7)之间的密封,与阀体(7)连接紧固;所述的阀套(6)有中心孔,外周具有台阶平台,台阶平台下部为环形柱体凸台,台阶平台处的中心孔有一环形锥体凸台;所述的阀芯(8)由2个圆柱组成,阀芯(8)下端的小圆柱具有中心轴孔,与其外圆周上2个气道孔相连;阀芯(8)上端的大圆柱的外圆周轴线方向开槽作为侧气道,大圆柱的上下端面具有环形槽,下端环形槽内侧硫化橡胶;阀芯(8)位于阀套(6)的中心孔内,阀芯(8)上端大圆柱与阀套(6)的中心孔间隙配合;阀芯(8)下端小圆柱穿过阀套(6)的下部环形柱体凸台;阀芯(8)在第一弹簧(10)作用下,压在阀套(6)的环形锥体凸台上;所述的轴套(3)上部为台阶圆柱体,下部为圆柱体,轴套(3)上部的台阶圆柱体的上下端面分别具有环形槽,环形槽内硫化橡胶;上下环形槽之间通过轴向的孔连接,孔内硫化橡胶;轴套(3)上端与阀套(6)下端之间装有第二弹簧(11),轴套(3)在第二弹簧(11)作用下轴套(3)的台阶圆柱体的下端面将法兰(5)的气道环形槽密封;阀芯(8)下端嵌入与轴套(3)中心通孔上端;轴套(3)的圆柱体的孔内安装小阀芯(4);所述的法兰(5)具有中心孔,法兰(5)上端面的中心孔外有气道环形槽;法兰(5)外圆周均部孔与环形槽的内部相通,轴套(3)上部的台阶圆柱体的下端面覆盖气道环形槽;轴套(3)穿过法兰5的中心孔;法兰(5)与阀体(7)第二级台阶孔下端面连接紧固;所述的膜片(1)为盘状结构,膜片圆周部一个孔作为气道,位于管接头(17)与阀体(7)内腔连接的气道上;膜片(1)套在螺堵(2)外,位于轴套(3)之下,螺堵(2)外螺纹与轴套(3)内螺纹连接紧固;所述的螺堵(2)上端面小台阶用于密封下阀芯(4)的轴孔,螺堵2轴部有一轴孔作为气道;所述端盖(12)位于阀体(7)下端,其上有一个为气道盲孔,气道盲孔与膜片(1)的气道孔相通且连通阀体内腔;所述的小阀芯(4)为台阶圆柱体,小阀芯4的轴孔与其小圆柱体外圆周的孔相通,轴孔为盲孔,小圆柱下端面硫化橡胶,小阀芯(4)位于螺堵(2)上部,小阀芯4小圆柱下端面对螺堵(2)上端面的轴孔进行密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7337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修改的键区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电容式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