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和迁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6517.7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军;雷宏香;张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00 | 分类号: | C12N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和迁移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用于捕获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捕获光纤,捕获光纤的中间部分为线径800nm~1.5μm,长度为200~400μm的无涂覆层的微纳光纤;将制备好的捕获光纤置于含有待捕获的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悬浮液中;从捕获光纤的任意一端输入激光,实现微纳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上述激光的波段对水有吸收,而且对所要捕获的微颗粒或生物细胞透明。通过平行移动捕获光纤还可以实现对捕获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迁移。本发明借助逆向光泳原理,在低功率下就可以实现对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和迁移功能,具有结构紧凑、灵活快捷、成本低廉、无损伤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生物 细胞 群体 捕获 迁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用于捕获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捕获光纤,捕获光纤包括无涂覆层的微纳光纤及位于微纳光纤两端的无涂覆层的光纤锥,所述光纤锥尖端线径与维纳光纤的线径相同,其中无涂覆层的微纳光纤的线径为800nm~1.5μm,长度为200~400μm;S2:将制备好的捕获光纤悬置于载物台上,吸取含有待捕获的微颗粒或生物细胞的悬浮液滴到载物台上,悬浮液完全浸没微纳光纤及两端的光纤锥;S3:从捕获光纤的任意一端输入激光,实现微纳颗粒或生物细胞的群体捕获;上述激光的波段对水有吸收,而且对所要捕获的微颗粒或生物细胞透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5651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氯尼达明类似物于生育力调节上的用途
- 下一篇:取代的联芳基烷基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