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9335.7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正宏;饶志明;满在伟;徐美娟;杨套伟;张显;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3/10 | 分类号: | C12P13/10;C12R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验室前期对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诱变育种以及菌株代谢工程改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相关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基于前期研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是在之前利用钝齿棒杆菌发酵生产L-精氨酸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通过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工艺改进来提高L-精氨酸产量。该工艺种子培养过程中,种子生长迅速且最终菌浓较高。该工艺发酵过程中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无需添加维生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工艺控制简单,菌株发酵性能稳定,L-精氨酸产量达到56.3g/L,为国内目前最高产量之一;糖酸转化率达到32%,为国内目前最高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产 精氨酸 钝齿棒 杆菌 分批 发酵 优化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是基于实验室前期的微生物发酵生产L‑精氨酸研究工作,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通过诱变育种筛选得到高产精氨酸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SYPA5‑5,并对其L‑精氨酸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系统的代谢工程改造,显著提高了L‑精氨酸产量,相关成果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一种高产L‑精氨酸钝齿棒杆菌分批发酵优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粉、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碳酸钙;发酵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粉、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他们的含量如下:种子培养基:葡萄糖50g/L,酵母粉10g/L,硫酸铵20g/L,磷酸二氢钾1.5g/L,碳酸钙1g/L;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70g/L,酵母粉8g/L,硫酸铵20g/L,磷酸二氢钾1.5g/L,硫酸镁0.5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933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导丝
- 下一篇:一种伤口引流管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