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透明全息膜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6073.9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9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波;熊建华;徐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京华激光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M1/12;B32B37/15;B32B37/06;B32B38/16;B32B38/18;G03H1/18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透明全息膜的生产工艺,属于激光防伪技术领域,所述工艺包括复合型涂膜液的配制、复合型涂膜液的涂布、涂膜液的低温成膜及UV预固化、连线模压及UV光完全固化和透明全息膜收卷,上述生产工艺通过复合型涂膜液将信息层和介质层合二为一形成一个复合涂层,使制得的透明全息膜具有高折射率、高透明度和信噪比,优异的耐磨耐老化,以及全息图像反差明显等特点,从而突破了传统透明全息图像因反差小存在难以跟踪,难以定位的技术瓶颈,真正达到透明全息图案在证件证卡中任意定位,提升了透明全息的综合防伪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透明 全息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型透明全息膜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复合型涂膜液的配制:1)纳米材料分散液制备:利用四氢呋喃作溶剂,以聚丙烯酸铵为分散剂,称取纳米材料加入到四氢呋喃中,采用80‑100KHz的超声波振荡4‑8 min制成均匀的分散体系;其中,所述纳米材料为二氧化钛、硫化锌、氧化锌或硫化镉中的其中一种;上述分散液组分及含量(重量份)配比如下:四氢呋喃 56.7聚丙烯酸铵 32.4纳米材料 10; 2)聚氨酯溶液制备:将聚丙烯酸铵溶于四氢呋喃中,1000‑1200转/分钟常温高速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上述聚氨酯溶液组分及含量(重量份)配比如下:四氢呋喃 63 聚丙烯酸铵 37; 3)复合型涂膜液合成:将纳米材料分散液加入搅拌的聚氨酯溶液中, 分散液和聚氨酯溶液的配比(体积份,对应纳米材料体积分数为0‑15%)如下:分散液 0‑60聚氨酯溶液 40;步骤2、复合型涂膜液的涂布:采用微细凹印方式反向涂布,将复合型涂膜液涂布在厚度为10‑150um的热塑性有机聚合物薄膜上,涂膜液采用循环措施,确保料液均匀一致,微细辊直径为30‑50mm,涂布基材线速度15‑60m/min,调整微细辊的周速比为1.0‑3.0,涂膜液涂布量在1.0‑4.0g/m2之间;步骤3、涂膜液的低温成膜及UV预固化:经过步骤2涂布后得到的薄膜经过烘道,烘道温度设定为40‑50℃,烘道内设有多节烘箱,烘箱内的设定温度先逐渐升高,再逐渐降低,即中间烘箱的温度设定值最高,两端的烘箱温度设定值均低于中间烘箱,烘道出口设有水冷UV光固化组件,上述涂有涂膜液的薄膜依次经过烘道和水冷UV光固化组件,低温成膜及UV光预固化后,成为透明的UV薄膜;步骤4、连线模压及UV光完全固化: UV光预固化后的透明UV薄膜,经过涂布棍后序的镭射压印棍进行连线模压,模压速度和涂布速度一致,压印气缸压力0.05‑0.1MPa,在UV涂层上连线模压出各种微纳米结构图形,并通过UV灯的照射对完成压印后的UV涂层进行再次固化,形成UV光完全固化后的透明全息膜; 步骤5、通过收卷机构将经过步骤4UV压膜、固化后的透明全息膜进行收卷,收卷张力(8‑18)×10N ,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京华激光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京华激光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60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