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损伤路面的平孔注浆路基加固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5092.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平;阮艳彬;张静波;程平;谢松林;何斌;王云;邓涛;吴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52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损伤路面的平孔注浆路基加固方法及结构,步骤是:A、确定注浆孔孔位;B、钻设水平或斜向注浆孔,钻孔角度与路基破坏主方向正交;C、隔行跳打注浆孔;D、自路基病灶外围向内钻孔注浆;E、安置注浆花管;F、在贯穿路基横断面立体交错布设的注浆孔前端安置无缝注浆外管;G、均匀注入水泥浆液,注浆压力通过试验及地区确定;H、注浆过程中对路基路面、构造物及周围建筑进行沉降、倾斜、变形和位移观测。在病害区域路基边坡水平或斜向干钻形成注浆孔,安装注浆花管、无缝注浆外管,注浆花管与无缝注浆外管采用接头丝扣连接。方法易行,操作简便。不损伤路面结构,显著提高病害区域路基结构承载力与稳定性,加固效果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伤 路面 平孔注浆 路基 加固 方法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不损伤路面的平孔注浆路基加固方法,其步骤是:A、设计确定病害区域路基边坡注浆孔孔位:根据注浆加固的路基工作面宽度和浆液扩散半径绘制浆液扩散方网,以方网交汇点确定为钻孔位平面位置,并拟定钻孔倾角,再针对路基破坏及加固目的确定孔深,调整钻孔孔位与倾角,力求水泥浆液覆盖整个工作面,钻孔孔位在路基工作面上呈梅花形分布,与路基破坏主方向正交,分为主注浆孔与辅助注浆孔;B、按设计孔位钻设水平或斜向注浆孔,钻孔角度与路基破坏主方向正交:清理病害区域路基边坡,按照设计确定的孔位在路基坡面上钻设水平或斜向注浆孔,钻孔方式为干钻法,钻进途中不得加水,钻孔角度以与路基破坏主方向正交,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加固区域钻孔角度为0°~3°,最大斜向倾角不超过5°;路基失稳变形加固钻孔角度为20°~45°,使注浆孔水平或斜交穿过路基病害部位;C、使用钻机隔行跳打注浆,注浆孔孔位在路基病害边坡处呈梅花型布置,同时使用钻机隔行跳打注浆,不得全部钻孔完成后再注浆;钻孔的间排距根据浆液扩散的半径相互重迭,被治理加固土体在路基病害范围内不得出现未加固的空区,孔径45mm~120mm;钻孔深度根据所治理的公路路基宽度、病害类型及病灶位置确定;D、钻孔注浆施工顺序应自路基病灶外围向路基病灶部位,先病灶四周后病灶中心,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区域钻孔注浆的顺序应先四周后中间,先施工沉降底部后顶部,在路基失稳变形病害区域注浆孔应与失稳主方向正交;E、将注浆花管安置于注浆孔内,均匀注入的水泥浆液在路基土体中通过渗透填充、压密固结、胶结固化;F、注浆孔贯穿路基横断面,在注浆孔顶端安设一段无缝注浆外管,通过接头丝扣与注浆花管连接,水泥浆液在注浆外管内均匀填充,在管端通过注浆花管出浆孔向外围土体中扩散渗透形成抗剪能力的树根网状浆脉复合体,形成以注浆孔为内锚式拉杆,达到修复路基病害,加固路肩;G、注浆压力通过试验及地区确定,为0.2~2MPa,注浆以注入压力达到设计压力的前提下达到稳定,稳定时间为3~5分钟,浆液注入量采取压力~流量双控法,注入压力大于2倍设计压力浆液无法注入时终孔;单孔注入量异常大时暂停注浆,采取间歇注浆的方法进行;H、注浆过程中对路基路面、构造物及周围建筑进行沉降、倾斜、变形和位移观测,是在治理路基不均匀沉降区域,在注浆时采用仪器观测路面抬升,以注浆孔位为中心线向两侧1m位置设置观测点,注浆时每间隔5~15min监测路面抬升,全部注浆结束后使路面平顺、并恢复到原来的标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509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水式阀门液压测试台
- 下一篇:穿梭车的防碰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