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蒜切脐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28422.4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0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梅;蒙兆鹏;张富贵;吕敬堂;喻丽华;张龙;何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15/08 | 分类号: | A23N15/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切脐机,本发明采用通过电力取代人力,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用机器的合理结构和零部件间的巧妙运动关系代替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对蒜瓣的准确捕捉和有效切割。综合性价高于现有的两种大蒜切脐方式,易于被大众接受使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工作稳定可靠的特点,并且还能与相对应的脱皮机协调工作,工作效率与脱皮机一致,实现大蒜从切脐到脱皮的连续加工,脱皮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蒜肉清洁度高。本发明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例如对贵州省内知名的老干妈等大形食品加工企业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保障百姓食品卫生安全以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意义重大而深远。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切脐机 | ||
【主权项】:
一种大蒜切脐机,包括机架(14),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4)上固定有电机(1),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齿轮轴(4),在齿轮轴(4)上设有轴齿轮(2)及前端齿轮(5);在机架(14)设有刀盘托盘(7)及刀盘盖(8),刀盘托盘(7)及刀盘盖(8)处于同一轴心上,并在刀盘盖(8)的顶部设有料斗中盖(9);在刀盘托盘(7)的中部设有旋转刀盘(10),旋转刀盘(10)的底部穿过刀盘托盘(7)并处于刀盘托盘(7)下方,在旋转刀盘(10)的底部连接有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与轴齿轮(2)啮合;在刀盘托盘(7)内的底部设有一个四头圆柱凸轮(23),在旋转刀盘(10)上设有均匀分布在圆周面上的导杆孔(21),在旋转刀盘(10)的中心设有中轴安装孔(24),中心设有中轴安装孔(24)为盲孔,中轴(27)的底端安装在中轴安装孔(24)内,中轴(27)的顶端与料斗中盖(9)的中心连接;漏蒜通道(11)的末端与中轴安装孔(24)连接,在旋转刀盘(10)上设有位置与导杆孔(21)位置对应的固定杆(26),在每个导杆孔(21)中都设有一个摇臂动杆(19),摇臂动杆(19)的底部与四头圆柱凸轮(23)接触,摇臂动杆(19)及固定杆(26)的底部连接有摇臂(25),在摇臂(25)的前端设有定位针(41);在旋转刀盘(10)上设有漏蒜通道(11),漏蒜通道(11)的入口端与导杆孔(21)相邻,并位于定位针(41)的下方,漏蒜通道(11)的底端与漏蒜总通道(42)连通;在旋转刀盘(10)的导杆孔(21)的顶面下方设有切脐刀组(20),在旋转刀盘(10)的顶面设有间歇漏蒜齿圈(6),间歇漏蒜齿圈(6)为一个环状的环带(6‑1),其内缘设有安装定位卡环(6‑2),在环带(6‑1)上设有与导杆孔(21)对应的齿圈漏蒜孔(6‑3),在环带(6‑1)的外缘设有相互间隔的啮合齿(6‑4),相互间隔的啮合齿(6‑4)与前端齿轮(5)对应;在刀盘盖(8)上设有位置与导杆孔(21)对应的送料推杆(16)及间歇挡盘(22),在刀盘盖(8)的中心设有四头盘形凸轮(15),四头盘形凸轮(15)固定在中轴(27)上,在每个送料推杆(16)的前端都设有弹簧夹头(17),每个送料推杆(16)的末端均与四头盘形凸轮(15)的外缘接触;在传动齿轮(3)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14)上的集装箱(12),集装箱(12)与旋转刀盘(1)下端的漏蒜总通道(42)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842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胶型固液电子烟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子参菠萝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