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钢的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5541.4 | 申请日: | 2014-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1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忠;张建春;苏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 |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9 | 代理人: | 陈晓岷 |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粗轧机、飞剪、精轧机速度匹配统一的轧钢的制造工艺,先将连铸板坯在加热炉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经高压除磷后在粗轧机进行5~9道次往返压延,然后在飞剪处去除头部、尾部形状不良部分;再经过精轧机3~7道次往返压延到目标厚度尺寸;最后经过层流冷却后卷取完成,粗轧机最后一道次压延过程中,按照速度计算公式前Vr=剪切速度/(1+前滑率)自动降低轧钢头部粗轧机的压延速度,并以保持该速度进入飞剪处正常剪切;头部剪切结束后继续保持该速度进入精轧机;按照速度计算公式后Vr=剪切速度/(1+后滑率)计算出轧钢尾部粗轧机的压延速度,并按此速度进入飞剪处正常剪切。本发明的优点是飞剪剪切均无异常。 | ||
| 搜索关键词: | 轧钢 制造 工艺 | ||
【主权项】:
轧钢的制造工艺,先将连铸板坯在加热炉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经高压除磷后在粗轧机进行5~9道次往返压延,然后在飞剪处去除头部、尾部形状不良部分;再经过精轧机3~7道次往返压延到目标厚度尺寸;最后经过层流冷却后卷取完成,其特征在于:粗轧机最后一道次压延过程中,轧钢头部到达飞剪前高温探测仪位置,按照速度计算公式:前Vr=剪切速度/(1+前滑率)自动降低轧钢头部粗轧机的压延速度,并以保持该速度进入飞剪处正常剪切;头部剪切结束后继续保持该速度进入精轧机;轧钢尾部到达飞剪前高温探测仪位置,按照速度计算公式:后Vr=剪切速度/(1+后滑率)计算出轧钢尾部粗轧机的压延速度,并按此速度进入飞剪处正常剪切,前滑率和后滑率的计算公式为:其中计算前滑率时,H为粗轧机入口厚度,h为粗轧机出口厚度,R为粗轧机工作辊半径;计算后滑率时,H为精轧机入口厚度,h为精轧机出口厚度,R为精轧机工作辊半径,所述前Vr指轧钢头部到达飞剪前高温探测仪位置时粗轧机的压延速度,所述后Vr指轧钢尾部到达飞剪前高温探测仪位置时粗轧机的压延速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浦项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554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