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典型传动机构综合展示教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20583.9 | 申请日: | 2014-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6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参;胡剑;周波;徐兵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传动机构综合展示教具。机械原理理论性强,很多运动形式很难想象,实验室的机械原理教具模型不便携带到课堂,且价格昂贵。本发明包括展示箱体、曲柄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控制模块;展示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顶部设有把手;曲柄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均设置在展示箱体的侧面上,且分别通过设置在展示箱体内的一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每个伺服电机设有电机开关。本发明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手段,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不仅使典型机构真实地运动起来,而且可以检测出运动机构参数,便于定量分析。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典型 传动 机构 综合 展示 教具 | ||
【主权项】:
一种典型传动机构综合展示教具,包括展示箱体、曲柄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脚,顶部设有把手;所述的曲柄摇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构、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均设置在展示箱体的侧面上,且分别通过设置在展示箱体内的一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每个伺服电机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的曲柄摇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摇杆和第一连杆;曲柄摇杆机构所在的展示箱体侧面设有白纸;所述第一曲柄和摇杆的一端均与展示箱体铰接;第一曲柄通过第一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曲柄和摇杆的另一端铰接,且铰接处均固定有铅笔,铅笔的笔尖与白纸接触;所述的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可以是曲柄摇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非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或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中的一种;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所在的展示箱体侧面开设有曲柄第一铰接孔、曲柄第二铰接孔、曲柄第三铰接孔、曲柄第四铰接孔、导杆铰接孔和摇块铰接孔;所述平面四杆机构演化机构通过第二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的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第一从动件、凸轮、导轨和凸轮第二从动件;所述的凸轮与展示箱体铰接,并通过第三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的导轨与展示箱体固定;凸轮第一从动件和凸轮第二从动件均竖直设置, 所述凸轮第一从动件的轴心线与凸轮的铰接中心之间设有间距,凸轮第二从动件的轴心线与凸轮的铰接中心对齐设置;凸轮第一从动件和凸轮第二从动件均与导轨通过滑动副连接,且凸轮第一从动件和凸轮第二从动件均开设有固定孔;凸轮第一从动件与凸轮通过凸轮副连接,凸轮第二从动件在其固定孔处与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导轨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凸轮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的齿轮机构包括三对不同变位系数的齿轮副,分别为无变位齿轮副、负变位齿轮副和正变位齿轮副;所述三对齿轮副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与展示箱体铰接,且三对齿轮副的主动齿轮分别通过第四个伺服电机、第五个伺服电机及第六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的轮系机构包括输入轴、传动轴、输出轴、输入齿轮、第一输入轴齿轮、第二输入轴齿轮、第三输入轴齿轮、第四输入轴齿轮、第五输入轴齿轮、第一传动轴齿轮、第二传动轴齿轮、第三传动轴齿轮、第四传动轴齿轮、第五传动轴齿轮、第一输出轴齿轮、第二输出轴齿轮、第三输出轴齿轮、第四输出轴齿轮和第五输出轴齿轮;所述的输入齿轮固定在输入轴上,并通过第七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输入轴、传动轴及输出轴的两端均支承在一个轴承座上,所有轴承座与展示箱体固定;所述的第一输入轴齿轮、第二输入轴齿轮、第三输入轴齿轮、第四输入轴齿轮和第五输入轴齿轮均与输入轴通过滑键连接,所述的第一传动轴齿轮、第二传动轴齿轮、第三传动轴齿轮、第四传动轴齿轮和第五传动轴齿轮均与传动轴通过滑键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轴齿轮、第二输出轴齿轮、第三输出轴齿轮、第四输出轴齿轮和第五输出轴齿轮均与输出轴通过滑键连接;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均安装有转速传感器;所述的输出轴与输入轴可实现五档不同的转速比:一档转速比为第一输入轴齿轮与第三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轴齿轮与第一输出轴齿轮啮合;二档转速比为第二输入轴齿轮与第三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二传动轴齿轮与第二输出轴齿轮啮合;三档转速比为第三输入轴齿轮与第三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齿轮与第三输出轴齿轮啮合;四档转速比为第四输入轴齿轮与第四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齿轮与第四输出轴齿轮啮合;五档转速比为第五输入轴齿轮与第五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三传动轴齿轮与第五输出轴齿轮啮合;所述的棘轮机构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的棘轮和棘爪均与展示箱体铰接;棘轮通过第八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的槽轮机构包括主动盘和槽轮;所述的主动盘和槽轮均与展示箱体铰接;主动盘通过第九个伺服电机输入动力;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单元、传感器输入单元、无线输入单元和无线输出单元;每个伺服电机分别与一个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有伺服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均通过I/O端口与伺服电机控制单元连接;凸轮机构的位移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及轮系机构的转速传感器均与传感器输入单元连接;无线输入单元接收遥控器的信号,无线输出单元发出信号至计算机的无线接收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2058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