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制断裂加速试验载荷谱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213596.3 | 申请日: | 2014-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熊峻江;吕志阳;李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编制断裂加速试验载荷谱的方法,该方法有三大步骤:步骤一、疲劳载荷循环的判别;步骤二、低载截除;步骤三、归并二级波,直至无法再次合并。本发明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损伤等效精度高、时间压缩效果显著。本发明在测试技术领域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地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制 断裂 加速 试验 载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编制断裂加速试验载荷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疲劳载荷循环的判别从工程观点出发,通常取(dadN)f=10‑6mm/cycle和(dadN)T=10‑4mm/cycle对应的疲劳应力循环的水平分别作为三级波和主波的判别门槛值,即裂纹扩展速率小于(dadN)f所对应的应力循环可判别为三级波,而裂纹扩展速率大于(dadN)T的应力循环则判别为主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Walker公式为dadN=C(△K)m1(1‑R)m2 (1)不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的△K公式写为△K=2SaY(a) (2)公式(2)代入公式(1),得出不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Walker公式:![]()
于是,疲劳载荷循环判别准则变为![]()
![]()
式中符号说明如下:△K为应力强度因子,R为应力比,sa为应力幅值,sm为应力均值,Y(a)为应力强度因子函数,C、m1、m2均为待定常数;当应力循环满足式(4)时,则判别为不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的三级波;而当应力循环满足式(5)时,则判别为不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的主波;当式(4)和式(5)都不满足时,应力循环判别为不考虑裂纹尖端塑性区修正的二级波;步骤二、低载截除保留主波应力循环不变,并截除三级波应力循环;步骤三、归并二级波,直至无法再次合并;对式(3)分离变量并积分,得到广义断裂S‑N曲面:![]()
式中,
α(a)为疲劳裂纹几何修正系数;ac为临界裂纹长度,由式(7)确定;![]()
令![]()
则式(6)变为![]()
根据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作为损伤当量折算的基础,一个应力循环(sa,sm)造成的损伤写成![]()
式中,N(sa,sm)由式(9)确定,为了将两个相邻的连续应力循环(sa1,sm1)和(sa2,sm2)归并为新二级波,根据损伤当量原则,由式(10)和式(9)建立疲劳裂纹形成的损伤当量折算公式:![]()
令(smin)eq=smin2=sm2‑sa2,
则由式(11)分别得到归并后新二级波的应力幅值和均值分别为:![]()
![]()
式中符号说明如下:N为疲劳寿命,KC为材料的平面应力断裂韧性,D为当量损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1359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快速定位装夹装置
- 下一篇:Z形件双向弯曲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