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03388.5 | 申请日: | 2014-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6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贾云飞;徐晖;樊乐;吴仁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781;H04N5/33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外部网络相连的中心站和远端站;其中中心站包括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和综合监控终端;远端站包括红外光电设备、硬盘录像机、数据融合终端和显控终端,其中红外光电设备、数据融合终端和显控终端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红外光电设备同时与硬盘录像机相接;本发明优点能够实现远程命令控制,可实时观察整个飞行服务站范围内的飞行目标视频数据;提供的方法传输延迟低,实时性高;能够提供清晰直观的飞行目标视频数据;远端站和中心站由透传技术直接连接进行数据通信,视频数据延迟较低;能够对于敏感地区虚假目标以及搜救过程提供直观信息。 | ||
| 搜索关键词: | 敏感 地区 低空飞行 目标 红外 监视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的红外监视方法,系统包括:通过外部网络相连的中心站(1)和远端站(2);其中中心站(1)包括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和综合监控终端(4);远端站(2)包括红外光电设备(5)、硬盘录像机(6)、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其中红外光电设备(5)、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红外光电设备(5)同时与硬盘录像机(6)相接;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用于发送红外控制命令和显示红外视频,综合监控终端(4)接收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发送的红外控制命令并转发至远端站(2);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8)接收到上述红外控制命令后转发至数据融合终端(7),数据融合终端(7)根据红外控制命令引导红外光电设备(5)调整采集状态并实时采集红外视频数据,硬盘录像机(6)接收红外视频数据并传输至中心站(1);所述的红外监视方法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红外控制命令发送的S1阶段、红外控制命令传输的S2阶段、视频数据采集的S3阶段和视频数据传输及显示的S4阶段;其中,在S1阶段中,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选中飞行目标航迹,并通过中心站内部网络将红外控制命令发送至综合监控终端(4),然后进入S2阶段;在S2阶段中,综合监控终端(4)接收到上述红外控制命令后通过透传技术转发至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8),然后进入S3阶段;在S3阶段中,显控终端(8)接收并解析上述红外控制命令,获得飞行目标的航迹源号,并将航迹源号通过远端站内部网络发送至数据融合终端(7);数据融合终端(7)根据接收到的航迹源号引导红外光电设备(5)调整方位角、仰角和焦点,以将红外光电设备(5)调整到相应的采集状态;之后红外光电设备(5)实时采集对应方位的红外视频数据,并将红外视频数据实时发送至硬盘录像机(6),然后进入S4阶段;在S4阶段中,硬盘录像机(6)利用透传技术将采集到的红外视频数据压缩成流媒体数据,然后传输至中心站(1)中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对接收到的流媒体数据进行解码,并实时显示在其上的红外视频窗口上;其特征在于:在S2阶段中,所述的红外控制命令发送的方法包括按顺序执行的下列步骤:步骤一,中心站提取飞行目标航迹远端站批号和航迹源号的S201阶段:中心站(1)中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根据飞行目标航迹信息从红外控制命令中提取出飞行目标航迹的远端站批号和航迹源号,并赋值于红外控制命令,然后进入下一步S202阶段;步骤二,发送红外控制命令至综合监控终端的S202阶段: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将红外控制命令发送至综合监控终端(4),然后进入下一步S203阶段;步骤三,判断发送目的地的S203阶段:中心站(1)中的综合监控终端(4)通过接收到的红外控制命令的内容判断命令发送的目的地为哪一个远端站,并根据远端站批号判断接收方的目标IP地址,然后进入下一步S204阶段;步骤四,发送命令至远端站显控终端的S204阶段:中心站(1)中的综合监控终端(4)根据S203阶段判断出的目标IP地址,利用透传技术将上述红外控制命令远程发送至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033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