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DC算法的激光内光路矫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9338.6 | 申请日: | 2014-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0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庆;杨晶;彭正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97 | 分类号: | G01S7/497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9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专利提出了基于TDC算法的激光内光路矫正方法,解决了在多通道激光三维雷达系统中,获得每一通道内光路脉冲与测量系统时钟的延时关系的技术问题,以此提高激光三维雷达中多通道数据精确到达的时刻。一种基于TDC算法的激光内光路矫正方法采用verilog实现基于TDC算法的IP核设计,并高度集成于多通道采集系统中。TDC算法的时间分辨率可达100皮秒。相比较采用TDC‑GP2X系列的高精度时间数字测量芯片,本方法设计的IP核可移植性高,集成度高,成本低,可扩展性强。本设计构架主要包括边沿锁存,进位链,多级锁存,分段译码和自动译码矫正模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dc 算法 激光 内光路 矫正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TDC算法的激光内光路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内光路脉冲trig_in(1)通过信号分配器(2)分配成多路内光路脉冲trig_in_1~trig_in_N(4),然后输入到基于FPGA的多通道采集系统(3)的TDC_1~TDC_N触发端;(2),采用基于TDC的算法(8)记录所述每一通道的内光路脉冲边沿与系统时钟clkdiv(5)边沿的相位延时数据fine_data_1~fine_data_N(6);(3),将对应的每一通道的延时数据通过以太网口(9)实时传输到上位机显示;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于FPGA的多通道采集系统(3)包括边沿锁存模块(10)、进位链模块(11)、多级锁存模块(12)以及分段译码模块(13);其中,所述进位链模块(11)由M个carry4延时单元(18)依次串联构成,所述每个carry4延时单元(18)的输出端作为进位链模块(11)的抽头,所述多级锁存模块(12)由两级多路D触发器单元和三级多路D触发器单元构成,所有D触发器都采用系统时钟clkdiv(5)产出同步节拍;其中M满足:Tclkdiv为系统时钟clkdiv的周期,τ为一个carry4的延时时间;所述基于TDC的算法包括:首先,所述每路trig_in_i内光路脉冲经进位链模块(11)传播后,每个carry4延时单元(18)输出进位链数据CI_i到多级锁存模块(12),依次进行两级D触发器的锁存和三级D触发器的锁存;然后,通过所述边沿锁存模块(10)对trig_in_i内光路脉冲的上升沿的锁存,所述三级D触发器单元的输出经所述分段译码模块(13)计算进位链数据CI_i中“1”的个数,以此捕捉并输出trig_in_i内光路脉冲到达后与第一个clkdiv下降沿的延时间隙fine_data_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933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提手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