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超深腰形人工挖孔桩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4352.2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兵;张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超深腰形人工挖孔桩支护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以上的平面架体(1),所述的平面架体(1)通过四周的顶托(2)从上而下逐层固定支撑在腰形人工挖孔桩的直线段护壁上,在平面架体(1)之间采用卸荷钢管(3)和斜撑杆(4)侧向加固,至少四根以上的落地钢管(5)将所有平面架体(1)竖直支撑在腰形人工挖孔桩内的持力层上。本发明将采用平面架体对腰形人工挖孔桩的护壁分层支护,且所有平面架体连接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桩孔护壁的侧向支撑力,有效防止桩孔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超深腰形 人工 挖孔桩 支护 结构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超大超深腰形人工挖孔桩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的超大超深腰形人工挖孔桩支护结构包括两层以上的平面架体(1),所述的平面架体(1)通过四周的顶托(2)从上而下逐层固定支撑在腰形人工挖孔桩的直线段护壁上,在平面架体(1)之间采用卸荷钢管(3)和斜撑杆(4)侧向加固,四根以上的落地钢管(5)将所有平面架体(1)竖直支撑在腰形人工挖孔桩内的持力层上,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施工:步骤一、按设计图纸要求测量定位腰形人工挖孔桩位置,开始挖掘第一层桩孔;步骤二、当第一层桩孔挖掘至900mm深时,开始组装平面架体,并通过平面架体的顶托支撑住用于浇注第一层护壁的模板后,然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出第一层护壁;步骤三、待第一层护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松开平面架体上所有顶托,将平面架体拆下并吊走,然后拆除第一层护壁的模板,并将该模板作为第二层护壁的混凝土浇筑模板使用;步骤四、继续向下挖掘第二层桩孔至900mm深后,搭建第二层护壁的模板,并用上一步骤的平面架体用于该层护壁的模板支撑,然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出第二层护壁;步骤五、待第二层护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将第二层护壁的模板和平面架体拆除,并将该模板用于下一层护壁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然后将拆除的平面架体通过顶托固定支撑在第一层护壁上;步骤六、继续向下挖掘第三层桩孔至900mm深后,搭建第三层护壁模板,并在第三层桩孔内组装另一套平面架体用于支撑第三层护壁模板,然后采用混凝土浇筑第三层护壁;步骤七、待第三层护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层的平面架体和模板,并将该模板用于下一层护壁的混凝土浇筑模板,然后将该平面架体通过其顶托固定支撑在第二层护壁上;步骤八、不断重复步骤二~七,即可开挖至设计桩底标高,待最底一层的护壁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该层的平面架体和模板,并将该层的平面架体通过其顶托固定支撑在最底一层的上一层的护壁上,同时在该最底一层架设另一套平面架体作为该层护壁支撑即成;步骤九、待腰形人工挖孔桩内的各层平面架体均已支撑好后,每隔一层平面架体采用四根卸荷钢管支撑,每四层平面架体采用四根斜撑杆捆绑在其外侧,同时采用至少四根落地钢管将所有平面架体支撑在孔桩内的持力层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543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