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48248.2 申请日: 2014-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38802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刘锋;吴金水;肖润林;李红芳;王毅;张树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10125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农村污水收集与前处理;B、生物滤池处理;C、人工湿地和稳定塘处理;D、生态景观化配置。总进水管道分别与栅格池和调节池相连,调节池经布水管与水平流生物滤池相连,水平流生物滤池经过滤筛网-布水管与垂直流生物滤池相连,垂直流生物滤池经水平放置的穿孔集水管与一级人工湿地相连,一级人工湿地经溢流堰与二级人工湿地相连,二级人工湿地经直流排水管与稳定塘相连,在稳定塘末端装有总排水管。该方法无需能耗、操作与维护简便,具有景观效果和经济收益,结构简单、投资省,实现对农村分散式生活和养殖污水的高效净化,经处理污水氮磷和COD等去除率都在80%以上。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农村 分散 污水 生态 组合 处理 方法 装置
【主权项】: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其步骤是:A、农村污水收集与前处理:用PVC管将农村分散式生活和养殖污水收集,建立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再通过总汇水管道将污水集中引入到栅格池,栅格池用于过滤、截留大于2厘米悬浮物或漂浮物,同时对污水进行初沉淀,在南方丘陵区,分布在山脚或山边的农户居民点的生活或养殖污水通过各级管道由重力自流汇入建于低处的栅格池,栅格池出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进一步沉降污水中固体颗粒、微生物厌氧降解污水中部分有机物,经并行管道进入水平流生物滤池;B、生物滤池处理:调节池出水进入水平流生物滤池,水平流生物滤池填入稻草、上层栽培狐尾藻,组成稻草‑狐尾藻生物滤池系统,水平流生物滤池通过稻草表明附着的大量厌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和狐尾藻植物根际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以及狐尾藻自身生长吸收养分,去除污水中高负荷氮磷、COD及重金属,覆盖、吸收除掉污水中臭味;水平流生物滤池出水通过单通道布水管进入垂直流生物滤池表层,垂直流生物滤池系统从下往上由碎木块层、稻谷壳层、稻草层和旱地红壤层构成,同时,土壤层种植美人蕉、鸢尾、水竹水生植物,垂直流生物滤池处理工程单元中生物质材料:稻草、稻谷壳、碎木块、刨花,同时碎木块:大小0.5‑10 cm、稻谷壳、稻草这些生物质材料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生物质材料表面丰富的微生物能有效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土壤层和美人蕉、鸢尾、水竹植物分别吸附和吸收氮、磷和重金属,垂直流生物滤池中同时设置四个不同材料层减少了占地面积,在垂直流生物滤池底部用碎木块:大小0.5‑10 cm填充的碎木块层设置水平穿孔管集水,该集水管用10~30 mm粒径的砾石堆包裹防堵塞,同时与斜向上方引水管连接,垂直流生物滤池通过该出水系统把水排出进入第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C、人工湿地和稳定塘处理:该级人工湿地为表面流,湿地基质是土壤,湿地植物选择梭鱼草和粉绿狐尾藻,湿地进水口先种植挺水植物梭鱼草,梭鱼草后方种植沉水植物粉绿狐尾藻,第一级人工湿地能耐400 mg/L氨氮污染,5‑30 cm水深的表面流以及梭鱼草和狐尾藻植物根际泌氧形成的好氧环境,进一步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和硝化脱氮过程,同时,植物生长大量吸收氮磷营养元素,第一级人工湿地出水经溢流堰进入第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溢流堰增加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保证水体中COD、氮、磷在第二级人工湿地得到深度去除,从第一级人工湿地排出的水体含适度浓度:20 mg/L氨氮和2 mg/L磷酸盐的氮和磷养分,为第二级人工湿地中水生经济蔬菜栽培提供养分,在第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中种植水生蔬菜,种植水蕹菜、水芹、茭白、西洋菜和荸荠,经过第二级人工湿地对水体氮、磷污染的进一步深度净化处理后,再排入稳定塘,稳定塘内前半段设置水为0.4-0.7 m,后半段水0.9-1.1 m,前后端分别种植水生植物菖蒲和睡莲,经稳定塘进一步处理后出水达到安全排放水质要求;D、生态景观化配置:在农村分散式污水集中和处理方法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景观美化设计,做到处理区域地表看不到污水,闻不到异味,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美化:首先,农村污水都用PVC管网收集,地表环境看不到污水;其次,生态组合处理工程系统各处理单元做了防漏、除臭、景观美化处理,栅格池和调节池四周密封、表面覆盖,看不到污水和闻不到臭味;第三是在水平流生物滤池上层种植狐尾藻,覆盖污水同时除臭;第四是在垂直流生物滤池上层土壤层种植美人蕉搭配鸢尾和水竹;第五是在第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种植了生长期长开花的梭鱼草、绿色成片的狐尾藻,第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春、夏、秋季种植水蕹、茭瓜、荸荠,冬季种植西洋菜、水芹;第六是在稳定塘周边栽种菖蒲,塘中栽种睡莲,上述植物搭配栽种,美化了当地环境,改善了人居环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824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