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藏钢管混凝土柱一形再生混凝土砖砌块墙体及作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5844.5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万林;彭世阳;刘文超;朱可睿;刘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2/08;E04B1/98;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藏钢管混凝土柱一形再生混凝土砖砌块墙体技术及作法,属于结构工程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内藏钢管混凝土柱构造柱形式,可以有效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再生混凝土砖砌块墙体代替传统的砌体墙体,抗震节能一体化,适宜于低多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再生混凝土砌体砖之间采用凹凸键咬合的连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并且有效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藏 钢管 混凝土 柱一形 再生 砌块 墙体 作法 | ||
【主权项】:
一种内藏钢管混凝土柱一形再生混凝土砖砌块墙体,其特征在于:该墙体包括再生混凝土工形砖(1)、再生混凝土槽形砖(2)、再生混凝土凹凸形砖(3)、矩形钢管混凝土柱(6)及再生混凝土砖之间的砂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6)应布置于墙体端部,再生混凝土槽形砖(2)置于墙端侧即矩形钢管混凝土柱(6)旁,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6)相衔接,再生混凝土凹凸形砖(3)顺序排列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之间,再生混凝土工形砖(1)的作用是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6)与再生混凝土凹凸形砖(3)进行过渡连接;再生混凝土凹凸形砖(3)的凸键(4)与凹槽(5)之间的咬合作用有利于提高墙体的整体性,并减小冷桥效应进而加强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4584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尾部烟道底部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卧式生物质蒸汽锅炉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