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反校形技术加工模具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10156.5 | 申请日: | 2014-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鑫铁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8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反校形技术加工模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数学建模方法在计算机中建立模具的数字模型以及加工件的数字模型;(2)根据加工件注塑材料的热塑变形率S计算出第一次模具补偿量M1,计算公式为M1=L0(1-S),其中L0为加工件任意位置的公称尺寸;本发明就是以数字建模分析为基础,但同时研究和利用计算结果和实际的偏差规律在有限的几次模具修研调整中找到了最佳的模具尺寸,从而获得了合格的模具成型产品,提高了模具成型产品的精度,解决了对尺寸有严格要求的产品的变形问题,提高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模具工程师的一大难题。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反校形 技术 加工 模具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使用反校形技术加工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数学建模方法在计算机中建立模具的数字模型以及加工件的数字模型;(2)根据加工件注塑材料的热塑变形率S计算出第一次模具补偿量M1,计算公式为M1=L0(1‑S),其中L0为加工件任意位置的公称尺寸;(3)根据上述第一次模具补偿量计算出加工件的第一次加工尺寸L1,计算公式为L1=L0(1‑M1),并根据L1试制模具;(4)将试制的模具放至注塑机上,通过加热设备将模具加热至注塑温度的50%‑70%,保持30分钟;(5)将模具继续加热至注塑温度,并开始注塑加工,加工后取件,将取下的第一次加工件在测量L0的位置上再次测量,得出第一次试制尺寸L2;(6)通过公式M2=L2‑L1得出补偿差值M2,如果M2/M1小于等于0.1,则模具试制成功,如果不是,则根据公式L3=L0(1+M2),计算出第二次模具加工尺寸L3,并根据L3再次加工模具;(7)重复步骤(4)至步骤(6),直至M2/M1小于等于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鑫铁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鑫铁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01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