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06376.0 | 申请日: | 2014-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5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兆龙;高珊;卢威;陈立桅;吴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C01B32/158;C01B32/16;H01M4/587;H01M4/96;H01G1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碳纳米管微球材料是主要由碳纳米管组成的球形或类球状颗粒,所述球形或类球状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μm~100μ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碳纳米管与溶剂混合分散,经喷雾干燥,获得碳纳米管微球。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微球粒径规整,尺寸可控,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导电性质、孔隙率,可作为碳纳米管材料的一种拓展材料在电极材料,医药输送等领域获得应用,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于规模化生产。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管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碳纳米管微球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主要由碳纳米管组成的球形或类球状颗粒,所述球形或类球状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μm~100μm,电导率为1*10‑3~10S.cm‑1,可承受的压力范围为0~20MPa,比表面积为100~1500m2/g,所含孔道的孔径大于0而小于或等于200nm,且所述碳纳米管微球材料不含表面活性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63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