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石英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0481.5 | 申请日: | 201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姿;阳睿;李进;钱建强;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Q60/24 | 分类号: | G01Q6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英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系统,该系统中的AFM控制器分别通过线缆与图形显示器、压电陶瓷管扫描器、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反馈信号检测电路和扫描控制信号处理电路连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样品台上安装有探头限位座;探头限位座上方是圆形安装台,圆形安装台上安装有压电陶瓷管扫描器、位移调节组件、以及通过四根支撑柱支撑的电路安装箱。本发明设计的系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AFM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成像系统的操作步骤,并使用成像系统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成像系统的力传感元件—石英音叉探针的阻尼系数的测量,以及对双稳态现象的观察,能进一步加深对AFM力作用机制以及参数设置的理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英 音叉 探针 原子 显微镜 成像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石英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系统,该系统包括有AFM控制器(1)、图形显示器(2)、压电陶瓷管扫描器(3)、样品台(4)、石英音叉探针(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反馈信号检测电路(61)、扫描控制信号处理电路(62)和位移调节组件;位移调节组件包括有步进电机(5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电路安装箱(52)、传动件(53)、支撑件(54)、探头限位座(55)、第一定位件(57A)、第二定位件(57B)、圆形安装台(58);电路安装箱(52)内安装有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反馈信号检测电路(61)、扫描控制信号处理电路(62);第一定位件(57A)包括有第一丝杠(57A1)、第一丝杠套(57A2)、第一卡环(57A3)和第一点接触球体(57A4)。第一丝杠套(57A2)套接在第一丝杠(57A1)上,第一卡环(57A3)螺纹连接在第一丝杠套(57A2)的外部,第一丝杠(57A1)的底部的沉头孔内置入有第一点接触球体(57A4)。第一丝杠套(57A2)安装在探头限位座(55)的第一沉头通孔(55D)内,第一卡环(57A3)位于圆形安装台(58)的下方。第二定位件(57B)包括有第二丝杠(57B1)、第二丝杠套(57B2)、第二卡环(57B3)和第二点接触球体(57B4)。第二丝杠套(57B2)套接在第二丝杠(57B1)上,第二卡环57B3螺纹连接在第二丝杠套(57B2)的外部,第二丝杠(57B1)的底部的沉头孔内置入有第二点接触球体(57B4)。第二丝杠套(57B2)安装在探头限位座(55)的第二沉头通孔(55D)内,第二卡环(57B3)位于圆形安装台(58)的下方。圆形安装台(58)上设有第四沉头通孔(58A)、第五沉头通孔(58B)、观察窗(58C)、第一定位腔(58D)、第二定位腔(58F)、螺纹孔(58H)。第一定位腔(58D)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58E)。第二定位腔(58F)的中心设有第二通孔(58G)。观察窗(58C)上安装有玻璃。第一定位腔(58D)内安装有传动件(53)中的外套筒(53A)的下端,第一定位腔(58D)的第一通孔(58E)内安装有传动件(53)中的第三丝杠套(53B)。第二定位腔(58F)上安装有压电陶瓷管扫描器(3),且压电陶瓷管扫描器(3)的输出端穿过第二通孔(58G)后与上端部陶瓷体(3A)连接。第四沉头通孔(58A)内安装有第一定位件(57A)中的第一丝杠套(57A2),第五沉头通孔(58B)内安装有第二定位件(57B)中的第二丝杠套(57B2)。4个螺纹孔(58H)上连接有支撑件(54)的一端。传动件(53)用于驱动圆形安装台(58)在Z轴方向的调节。传动件(53)包括有外套筒(53A)、第三丝杠套(53B)、第三卡环(53C)、第三点接触球体(53D)、第三丝杠(53E)、内套筒(53F)、销钉(53G)。丝杠(53E)上设有丝杠段(53E1)和接头(53E2),丝杠(53E)的底部设有沉头圆孔,该沉头圆孔用于放置点接触球体(53D),丝杠段(53E1)用于丝杠套(53B)在其上运动,接头(53E2)上设有通孔(53E3),该通孔(53E3)用于销钉(53G)穿过,穿过通孔(53E3)后的销钉(53G)的一端置于内套筒(53F)的第一开槽(53F1)中,穿过通孔(53E3)后的销钉(53G)的另一端置于内套筒(53F)的第二开槽(53F2)中。内套筒(53F)的上端设有沉头孔和通孔,该沉头孔用于放置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通孔用于紧顶钉(53H)穿过,紧顶钉(53H)的一端顶紧在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上,通过紧顶钉(53H)实现内套筒(53F)与步进电机(52)的输出轴的锁紧。内套筒(53F)的筒体上设有第一开槽(53F1)和第二开槽(53F2),第一开槽(53F1)用于放置销钉(53G)的一端,第二开槽(53F2)用于放置销钉(53G)的另一端。探针限位座(55)上设有第一盲孔(55A)、第二盲孔(55B)、第三盲孔(55C)、第一沉头通孔(55D)、第二沉头通孔(55E)、第三沉头通孔(55F)、开口限位孔(55G)。第一盲孔(55A)用于放置第一定位件(57A),第二盲孔(55B)用于放置第二定位件(57B),第三盲孔(55C)用于放置传动件(53)中的第三点接触球体(53D)。开口限位孔(55G)处用于置入石英音叉探针(5),通过开口限位孔(55G)来限制压电陶瓷管扫描器(3)带动石英音叉探针(5)的运动范围。分别在第一沉头通孔(55D)、第二沉头通孔(55E)、第三沉头通孔(55F)是放置螺钉实现将探针限位座(55)与样品台(4)的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6048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