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时变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973.X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区彤;徐昕;谭坚;陈星;张连飞;焦柯;陈前;梁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侯莉 |
地址: | 51001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时变法,提取对应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楼层层间剪力值和楼层层间位移值;获得消能减震结构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总应变能;计算每个消能器在地震波各时刻点的耗散能量,求和得到全部消能器在地震波各时刻点耗散能量的总和;得到对应地震波每个时刻点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对各时刻点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求均值,获得附加有效阻尼比;评定附加有效阻尼比是否大于或等于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设定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本发明在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消能器的数量和位置,使消能器选用及布置得当,满足更大程度耗散地震能量要求的同时实现经济节约的目的,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结构 消能器 附加 有效 阻尼 方法 变法 | ||
【主权项】:
1.一种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时变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对消能减震结构进行有限元弹塑性时程分析,即先在有限元模拟计算平台上建立主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主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上施加重力荷载,再加载地震波;⑵根据主体结构的各楼层的层间位移和层间刚度,初步确定消能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将消能器布置在主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中,形成消能减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⑶在消能减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上施加重力荷载,再加载地震波;⑷计算消能减震结构在预期位移下的总应变能,即假定主体结构的各楼层为刚性楼板,提取对应于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楼层层间剪力值Fit和楼层层间位移值uit;⑸将由步骤⑷所得的同一时刻点的各楼层层间剪力值Fit与各楼层层间位移值uit相乘,对所得的所有时刻点的乘积值求和后,取其1/2,获得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波各时刻点的总应变能Wst;⑹计算每个消能器在地震波各时刻点的耗散能量Wcjt,对全部消能器在同一时刻点的耗散能量Wcjt求和,得到全部消能器在地震波各时刻点的耗散能量的总和
⑺根据以下公式:ξ dt = Σ j = 1 n W cjt / 4 π W st ]]> 计算得到对应于地震波每个时刻点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dt;⑻对由步骤⑺得到的各个时刻点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dt求平均值,获得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⑼评定由步骤⑻得到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是否大于或等于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设定的附加有效阻尼比;a)如是,所获得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即作为确定的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b)如不是,则进入步骤⑽;⑽调整消能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再重复步骤⑷~⑼,直到使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大于或等于消能减震结构性能目标设定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为止,最终确定消能器的附加有效阻尼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4197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