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及具有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6204.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东;胡治晋;廖聪维;曾丽媚;李长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及具有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面板,该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级栅极驱动单元以及多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包括驱动单元(42)和下拉单元(44),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包括附加驱动单元(52)和附加下拉单元(54)。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栅极驱动电路采用双下拉结构,使电路中下拉单元和附加下拉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可以处于双极性电压偏置的工作环境,有效抑制下拉单元和附加下拉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延长了电路的工作寿命,使得电路可以更好的满足大、中尺寸显示面板的需求,同时,电路结构简单,功耗低,还适合低温和高温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栅极 驱动 电路 具有 显示 面板 | ||
【主权项】:
一种集成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的多级栅极驱动单元以及多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具有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高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4)、低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5)、低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26)、低电平输入端(27)、第一输出端(28)、第二输出端(29),其中,所述第n级阵列基板行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像素区;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具有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高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4)、高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34)、低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5)、低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26)、低电平输入端(27)、第一附加输出端(38)、第二附加输出端(39);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第四级至倒数第四级栅极驱动单元中任一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分别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以及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用于输入一脉冲激活信号;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悬空;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用于输入一脉冲激活信号;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倒数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一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分别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以及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倒数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二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电性连接至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为倒数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电性连接至第n‑2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电性连接至第一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附加输出端(39);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至第三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分别与第n‑3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及第一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电性连接;所述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至第n‑1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为第四级至倒数第一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中任一附加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电性连接至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电性连接至所述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所述第二附加输出端(39)悬空;当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一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电性连接至所述倒数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出端(28),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分别与所述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及倒数第三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附加输出端(39)电性连接至所述倒数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当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二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电性连接至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分别与所述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及倒数第二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附加输出端(39)悬空;当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为第三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时,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电性连接至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所述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一附加输出端(38)分别与所述第m+1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的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及倒数第一级栅极驱动单元的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附加输出端(39)悬空;所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驱动单元(42),分别与第n‑2级信号输入端(21)、高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4)、第n+3级信号输入端(23)、第一输出端(28)及第二输出端(29)电性连接;下拉单元(44),分别与第n+1级信号输入端(22)、低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5)、低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26)、低电平输入端(27)及驱动单元(42)电性连接;所述集成栅极驱动电路的第m级附加栅极驱动单元还包括:附加驱动单元(52),分别与第m‑1级附加信号输入端(35)、高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4)、高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34)、第一附加输出端(38)及第二附加输出端(39)电性连接;附加下拉单元(54),分别与低频时钟信号第一输入端(25)、低频时钟信号第二输入端(26)、低电平输入端(27)及附加驱动单元(52)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262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行业的机械爪
- 下一篇:文件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