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外双循环喷动流化床的生物质快速裂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5006.6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琪;刘雪娇;金保昇;邵应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外双循环喷动流化床的生物质快速裂解装置,生物质颗粒由底饲加料室加入,由喷动风输运进入热解反应器内,经由导向管、喷泉区发生剧烈热解反应;未及反应的较大的生物质颗粒随循环介质经环隙区形成内循环;催化剂以及未反应的微小的生物质颗粒随热解气脱离反应区后,经旋风分离器、返料器重新回到底饲加料室形成外循环,再次发生热解反应。本装置可以很好地满足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短气相停留时间同时固相充分反应的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易于放大;同时催化剂颗粒的外部循环及其与生物质颗粒在底饲加料室的提前预混和预热,有利于两者的直接高效接触与充分混合,可有效提高催化剂利用效率,减少催化剂用量。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内外 双循环 流化床 生物 快速 裂解 装置 | ||
【主权项】:
基于内外双循环喷动流化床的生物质快速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旋加料器、底饲加料室(1‑7)、热解反应器(1‑1)、旋风分离器(2‑1)和返料室(2‑2);所述双螺旋加料器的出料口接入底饲加料室(1‑7)的入料口,在底饲加料室(1‑7)的上部设置有出料口,与出料口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返料口,在底饲加料室(1‑7)的侧面均匀布置有喷动风A接入口,在底饲加料室(1‑7)的底部排料口处设置有底部排料斗(1‑8),排料斗(1‑8)底部与球阀相连;所述底饲加料室(1‑7)的入料口和返料口均位于喷动风A接入口的上方;所述热解反应器(1‑1)竖直布置,其外侧敷设第一加热电阻(1‑9),其顶部设置有循环介质加料口(1‑10),其内侧同轴布置有锥形布风板(1‑6)、导向管(1‑2)和锥形稳流挡板(1‑4);所述锥形布风板(1‑6)上均匀布置有风孔,其下方的小端口作为热解反应器(1‑1)下端的入料口、通过竖直的喷动风入口管道与底饲加料室(1‑7)的出料口相接,其上方的大端口沿边与热解反应器(1‑1)的内壁接触,在锥形布风板(1‑6)上方的大端口沿边下方的热解反应器(1‑1)侧壁上设置有流化风B接入口;所述导向管(1‑2)下端低于锥形布风板(1‑6)上方的大端口沿边、上端高于锥形布风板(1‑6)上方的大端口沿边;所述锥形稳流挡板(1‑4)的尖部在上,整体置于导向管(1‑2)的上方并与导向管(1‑2)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循环介质加料口(1‑10)上设置有密封球阀;所述旋风分离器(2‑1)的入料口与热解反应器(1‑1)上端的出料口相接,旋风分离器(2‑1)上方的排气口作为出料口,旋风分离器(2‑1)下方的排灰口作为返料口;所述返料室(2‑2)的入料侧通过竖直管与旋风分离器(2‑1)的返料口相接,出料侧通过向下倾斜的斜管与底饲加料室(1‑7)的返料口相接,在返料室(2‑2)的入料侧设置有返料松动风C接入口,在返料室(2‑2)的出料侧设置有返料器流化风D接入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150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