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挂面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9526.6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9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榕江县平永镇雷之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微型企业) |
主分类号: | A23L1/16 | 分类号: | A23L1/16;A23L1/3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57204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薯挂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红薯粉制作: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原料挑选→清洗→去皮→切片→护色→漂洗→蒸煮→清洗→干燥→粉碎→过筛→成品;二、制作面条: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原辅混合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干燥→切断→计量→包装→检验→成品挂面。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薯 挂面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红薯挂面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红薯粉制作: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原料挑选→清洗→去皮→切片→护色→漂洗→蒸煮→清洗→干燥→粉碎→过筛→成品(1)、原料选择:选择无损坏的新鲜红薯,用自来水清洗,除去表面附着的尘土杂物等;(2)、切片:将去皮后的红薯用蔬菜切片机切成一定规格的片状,切片厚度、长、宽均为1 cm;(3)、护色:红薯清洗去皮后用0.35%柠檬酸和0.30%焦亚硫酸钠混合液护色1 h;(4)、蒸煮:护色抑制非酶褐变,但红薯中存在氧化酶引起褐变依然存在,故需加热灭酶,工艺条件蒸煮一段时间,蒸煮后红薯易保持色泽、全粉易于冲泡;蒸煮16 min;(5)、干燥:用烘干设备干燥,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干燥时间可根据红薯片大小确定,要求最终水分在6% 以下;置于60 ℃鼓风恒温干燥箱内烘干;(6)、粉碎,过筛:将干燥后的红薯片,用中药粉碎机粉碎,使葛根粉的细度在80 目左右;过筛后即得成品红薯粉;二、制作面条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原辅混合处理→和面→熟化→压片→切条→湿切面→干燥→切断→计量→包装→检验→成品挂面(1)、原辅混合处理:将制作好的红薯粉和面粉按照1:4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2)、和面:和面操作要求“四定”,即:混合好的红薯粉和面粉、食盐、回机面头和其他辅料要按比例定量添加;加水量应根据面粉的湿面筋含量确定,一般为25%~32%,面团含水量不低于31%;加水温度宜控制在30℃左右;和面时间15分钟,冬季宜长,夏季较短;和面结束时,面团呈松散的小颗粒状,手握可成团,轻轻揉搓能松散复原,且断面有层次感;(3)、熟化:采用圆盘式熟化机或卧式单轴熟化机对面团进行熟化、贮料和分料,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要求面团的温度、水分不能与和面后相差过大;生产实践证明,在面团复合之后进行第二次熟化,效果较明显;(4)、压片:一般采用复合压延和异径辊轧的方式进行(5)、切条:切条成型由面刀完成,面刀的加工精度和安装使用往往与面条出现毛刺、疙瘩、扭曲、并条及宽、厚不一致等缺陷有关;(6)、干燥:挂面干燥是整个生产线中投资最多、技术性最强的工序,与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有极为重要的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榕江县平永镇雷之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微型企业),未经榕江县平永镇雷之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微型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95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夹式发光插板
- 下一篇:多方位接地棒线联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