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岩石力学多参数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849.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8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石祥超;孟英峰;刘厚彬;韩林;陶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岩石力学多参数测试装置,主要是利用划痕刀具和感应式力矩测量机构测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测试结束后能保证岩样的完整性,对于极少数硬度较高的岩心,则更换平底压头直接测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更换牙轮微钻头即可测试岩石可钻性,利用液压作动器、齿轮变速机构以及可变速电机配合实现钻压和转速优选,在批量测试时该装置相比直接压入测试装置而言具有显著优势,可极大地减少岩心使用量,提高了单台实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实验成本,同时,测试结果对钻井提速提效以及指导现场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岩石 力学 参数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钻井岩石力学多参数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岩心夹持器、钻压加载机构、转速加载机构以及岩屑清理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17)、顶板(14);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7)通过螺纹连接底座(1),并通过键槽连接顶板(14);所述岩心夹持器包括T型加压板(13)、底板(9)、第一升降螺杆(11)、第二升降螺杆(29)、第一升降螺母(12)、第二升降螺母(30);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第一升降螺杆(11)和第二升降螺杆(29)使岩心(10)同底板(9)上界面和T型加压板(13)下界面接触,通过固紧第一升降螺母(12)和第二升降螺母(30),实现岩心夹持;所述钻压加载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液压作动器(15);其特征在于:液压泵在液压伺服系统的控制下为液压作动器(15)提供动力,液压作动器(15)带动T型加压板(13)向下移动,钻具(28)从进尺通道(45)进入并顶住岩心(10),实现钻压加载;所述转速加载机构包括可变速电机(16)、变速箱(31)、传动杆(21)、过渡杆(25)、钻具(28);其特征在于:可变速电机(16)通过第一定位螺钉(49)和第二定位螺钉(48)固定于底座(1),变速箱(31)中设置有齿轮变速机构(50)和感应式力矩测量机构(51),可变速电机(16)传递转矩给齿轮变速机构(50),齿轮变速机构(50)带动传动杆(21)旋转,通过调节可变速电机(16)转速和齿轮变速机构(50)组合形式实现传动杆(21)转速调节,传动杆(21)传递转矩给过渡杆(25),传动杆(21)和过渡杆(25)具有内部清洗流道(26),过渡杆(25)通过螺纹连接钻具(28),带动钻具(28)旋转破岩,实现转速加载,感应式力矩测量机构(51)获得钻具(28)旋转破岩时的力矩,用于划痕法计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所述岩屑清理机构包括岩屑槽(4)、升降筒(24)、第一升降活塞(6)、第二升降活塞(22)、第一升降活塞杆(7)、第二升降活塞杆(23)、流体入口(5)、流体出口(19)、微型水龙头(20);其特征在于:岩屑槽(4)通过第三定位螺钉(3)和第四定位螺钉(18)固定于变速箱(31),岩屑槽(4)通过第一密封环(32)和第二密封环(33)实现与传动杆(21)之间的动密封,升降筒(24)通过第五定位螺钉(8)与第一升降活塞杆(7)连接,升降筒(24)通过第六定位螺钉(27)与第二升降活塞杆(23)连接,第一升降活塞(6)和第二升降活塞(22)带动第一升活塞杆(7)和第二升降活塞杆(23)上下移动,实现升降筒(24)的上提和下放,升降筒(24)通过第三密封环(42)和第四密封环(43)实现与岩屑槽(4)之间的动密封,升降筒(24)上提并与底板(9)接近,升降筒(24)与底板(9)通过防碰橡胶环(44)接触和密封,形成密闭腔室(36),流体通过流体入口(5)进入微型水龙头(20),流体入口(5)通过第七定位螺钉(34)和第八定位螺钉(35)与岩屑槽(4)连接,并通过第一密封胶芯(37)实现密封,微型水龙头(20)和传动杆(21)旋转动密封,流体进入清洗流道(26)到达钻具(28),对钻具(28)清洗、冷却、润滑,流体携带岩屑进入密闭腔室(36),经岩屑槽(4)底部斜坡面(41)进入流体出口(19),流体出口(19)通过第九定位螺钉(38)和第十定位螺钉(39)与岩屑槽(4)连接,并通过第二密封胶芯(40)实现密封,流体携带岩屑通过流体出口(19)完成返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0384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安全门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双向电泳实验的蚯蚓总蛋白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