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3193.7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下里法也;小岛充;中村健一郎;政谷忠寿;田尻秀聪;中村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孙明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排气净化装置,其能够以简单结构实现高排气净化性能。该排气净化装置是使催化剂负载于相互设有间隔且串联配设的多个蜂窝体中而成的,其具有单个的外筒(55),该外筒(55)构成内燃机的排气装置(40)的排气通路的一部分,在该外筒(55)的内部从排气的上游侧依次收纳有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在这些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的通路内负载有催化剂,第2蜂窝体(82)作为与第3蜂窝体(83)相同的部件而被共用,第1蜂窝体(81)的外径与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相同,并且第1蜂窝体(81)的以格子状分隔的小室的每单位面积小室数量比第3蜂窝体(83)少。 1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体 排气净化装置 外筒 小室 排气净化性能 催化剂负载 排气通路 排气装置 收纳 格子状 内燃机 数量比 催化剂 分隔 排气 串联 上游 | ||
具有单个的外筒(55),该外筒(55)构成内燃机(20、120)的排气装置(40、140)的排气通路的一部分,在该外筒(55)的内部从排气的上游侧依次收纳有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在这些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的通路内负载有催化剂,所述第2蜂窝体(82)是与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的部件,所述第1蜂窝体(81)的外径与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并且所述第1蜂窝体(81)的以格子状分隔的小室的每单位面积小室数量比所述第3蜂窝体(83)少,
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分别设有将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保持于内部的保持筒(71、72、73),该各保持筒(71、72、73)具有与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的各端面相比突出的突出部(71b、72a、72b、73a),通过使该突出部(71b、72a、72b、73a)对接而在所述第1~第3蜂窝体(81、82、83)之间形成间隙(S1、S2),
将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各蜂窝体(81、82、83)的所述保持筒(71、72、73)与所述外筒(55)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焊接,并将该焊接的位置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在沿外周方向不同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55)的前后以在所述外筒(55)内夹持三个所述蜂窝体(81、82、83)的所述保持筒(71、72、73)的方式配置有漏斗形状的连接管(56、57),该连接管(56、57)与分别配置在所述外筒(55)前后且与所述外筒(55)相比为小径的排气管(44、4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上游侧的所述连接管(56)连接轴心(C2)相对于所述外筒(55)的轴心(C1)偏移配置的上游侧的所述排气管(44)和所述外筒(55),所述连接管(56)在与该排气管(44)偏移一侧为相反侧的斜面(58)上具有向该连接管(56)的内部弯曲隆起的凹部(59)。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5)配置在从所述内燃机(20)的下方通过的排气管(41)的中途。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5)在所述排气装置(140)的消音器(142)内部靠前地配置。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蜂窝体(81)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第3蜂窝体(83)的轴向长度短。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蜂窝体(81)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第3蜂窝体(83)的轴向长度短。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蜂窝体(81)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第3蜂窝体(83)的轴向长度短。9.一种排气净化装置,使催化剂负载于相互设有间隔且串联配设的多个蜂窝体(82、83),其特征在于,具有单个的外筒(55),该外筒(55)构成内燃机(20、120)的排气装置(40、140)的排气通路的一部分,在该外筒(55)的内部从排气的上游侧依次收纳有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在所述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的通路内负载有催化剂,所述第2蜂窝体(82)是与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的部件,所述第1蜂窝体(81)的外径与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并且所述第1蜂窝体(81)的以格子状分隔的小室的每单位面积小室数量比所述第3蜂窝体(83)少,
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分别设有将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保持于内部的保持筒(71、72、73),该各保持筒(71、72、73)具有与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的各端面相比突出的突出部(71b、72a、72b、73a),通过使该突出部(71b、72a、72b、73a)对接而在所述第1~第3蜂窝体(81、82、83)之间形成间隙(S1、S2),
将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各蜂窝体(81、82、83)的所述保持筒(71、72、73)与所述外筒(55)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焊接,并将该焊接的位置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在沿外周方向不同的位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5)配置在从所述内燃机(20)的下方通过的排气管(41)的中途。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5)在所述排气装置(140)的消音器(142)内部靠前地配置。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蜂窝体(81)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第3蜂窝体(83)的轴向长度短。13.一种排气净化装置,使催化剂负载于相互设有间隔且串联配设的多个蜂窝体(81、82、83),其特征在于,在内燃机(20、120)的排气装置(40、140)的排气通路的一部分上从排气的上游侧依次收纳有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在这些第1蜂窝体(81)、第2蜂窝体(82)及第3蜂窝体(83)的通路内负载有催化剂,所述第2蜂窝体(82)是与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的部件,所述第1蜂窝体(81)的外径与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相同,并且所述第1蜂窝体(81)的以格子状分隔的小室的每单位面积小室数量比所述第3蜂窝体(83)少,
所述排气净化装置分别设有将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保持于内部的保持筒(71、72、73),该各保持筒(71、72、73)具有与所述第1蜂窝体(81)、所述第2蜂窝体(82)及所述第3蜂窝体(83)的各端面相比突出的突出部(71b、72a、72b、73a),通过使该突出部(71b、72a、72b、73a)对接而在所述第1~第3蜂窝体(81、82、83)之间形成间隙(S1、S2),
将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各蜂窝体(81、82、83)的所述保持筒(71、72、73)与外筒(55)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焊接,并将该焊接的位置在排气流动的上游位置和下游位置设在沿外周方向不同的位置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蜂窝体(81)的轴向长度比所述第3蜂窝体(83)的轴向长度短。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731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越野车的排气系统
- 下一篇:具有底部支撑的滚动切割器